600年的大明古腔

2015-09-14 00:00:00    来源: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征南将军颖川侯傅友德率30万大军第一次“调北征南”,征讨与中央王朝对抗的元梁王巴匝尔斡尔密。征南大军很快攻克普定,安顺一方战事初平。紧接着两路大军直捣云南,元梁王败死,战事结束。但因为中央王朝在此地没有固定的势力可以长期震慑,所以往往大军一走,反叛之火便再次点燃,征南战事一直延续了许多年。

  朱元璋听取大臣的意见,以征剿与安抚相结合的策略,除置官设卫外,推行屯田制度,从中原、湖广、江南等省强行征调大批农民、工匠、役夫、商贾、犯官等迁来黔中,名曰“移民就宽乡”,发给农具、耕牛、种子、田地,以三年不纳税的优惠政策,就地聚族而居,难以计数的无名山坡、村落被冠以卫”、“所”、“屯”、“堡”、“关”、“哨”一类极富军事色彩的新地名,几十万人的军屯军堡、民屯民堡、商屯商堡就这样相继聚落,构成今天的——安顺屯堡。

  战事,终于渐渐远去,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然而古道没有湮没,烽火的边城小村没有荒芜,即使时光不复,但六百年前走来的军营依旧是六百年前的模样,这些来自移民的后裔们仍然顽强地保留着祖先留下的种种习惯,演绎着对自身文化源流的执着与坚定。

  其中,最光彩的算是那独特的戏剧“活化石”——屯堡地戏。

  在屯堡人的生活中,地戏不仅是娱乐,更是神圣的宗教仪式。很多村寨都有地戏班子,地戏的演出者都是普通的屯堡人,他们依村空地为戏台,用唱、念、做、打的艺术手法,表现《封神》、《楚汉相争》、《三国》、《薛刚反唐》、《精忠传》等中国古代忠义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 演出时,演员们额上戴以夸张的戏剧面具,戏装是简单的战裙,一般分两色,白色为正面角色,蓝色为反面人物,演出者手拿短小的木制兵器和扇子,在一锣一鼓伴奏下,以高亢的声调展开剧情。

  地戏演出时间一般为两个节令。一是在7月半谷子扬花的时节,以农事为主的屯堡人为了祈求一年的辛劳能获得好收成,也为了缅怀祭祀祖先,便开箱跳“米花神”。另一个演出时间是一年一度的春节,称为“玩新春”,为了欢庆一年的辛劳所获得的丰收,为了祈祷求得来年风调雨顺村寨平安家家康乐,在新春到来之际,地戏班就“鸣锣击鼓,以唱神歌。”

  戏剧面具又有一个称呼叫“脸子”,是地戏表演中最关键的道具,在屯堡人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功能作用,它掩容增威的功能,沟通了人神之间的距离,是人们对生的希冀和对死的恐惧的膜拜物。当罩上黑纱,手持“脸子”的一瞬间,田间地头的庄稼汉仿佛成为了屯堡人的一种信仰。于是在出产“脸子”的村寨中,周官屯的手艺最好,在屯堡人眼中,雕刻“脸子”的艺人地位也是很高的。

  如今,屯堡人也在慢慢把这门艺术向外推出,慢慢走出国门,走上国际殿堂。用这种独特的戏剧表演方式,展示出屯堡文化的特有光芒。

责任编辑: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