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山深处建新城

2015-09-23 08:43:03    来源:   安顺新闻网      

 

   “想不到我们山旮旯里的小地方会吸引这么多领导关心,也想不到以前‘脏乱差’的寨子会变这么漂亮,更想不到几十年的‘贫困村’现在成了‘小康村’”。中秋前夕,记者走进紫云自治县格凸河镇格丼村,村主任王科一连用了三个想不到介绍村里喜人的变化。

  临近中秋,清澈蜿蜒的河流,亭亭玉立的荷花,满山脆绿的植被,白墙红窗的农家小院……格丼村的美让人惊喜。

  “住着漂亮房子;出门是干净的马路;生病了,不远处就是医院,设备还很齐全;孙子上学很近,环境很好;办事也很方便。” 格凸河镇62岁的王玉材对于这样的日子很享受:“如今咱农村不比城里差。”

  城镇面貌焕然一新,百姓生活欣欣向荣,翻开发展新篇章的正是紫云的小城镇建设。

  从县城松山镇到格凸河镇,一路走来,旅游景观型、绿色产业型、农业观光园区型、商贸集散型……看完这些随着城镇建设化建设而兴起的产业园区范本,回首这几年围绕示范小城镇建设工作,紫云交上了满意的答卷。

  山地特色以人为本

  为什么要建设山地特色城镇?如何建设山地特色城镇?建设山地特色城镇着力要解决哪些问题?在历届小城镇发展大会上,省委、省政府都作出明确指示。

  贵州未来城镇化的蓝图和愿景是“美丽乡村、绿色小镇、山水城市、和谐社区、多彩贵州”,通过现代交通设施的联接和公共服务的延伸,使城乡发展融为一体。紫云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进行着生动实践。

  走进紫云新城海子公园,一汪碧水十分吸引眼球。公园位于紫云自治县新城东北部,占地面积1500余亩,依托海子水库和当地少数民族聚居村落而建。整个规划设计有城市门户景观区、民族村寨展示区、游乐园区、滨水舞台景观区、活力运动区、山体公园区6个功能区,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和民族文化特色的大型综合公园,建成后的海子公园,绿地鲜花令人赏心悦目,湖光山色让人流连忘返。

  小区有山,引来流水,山高水长造出新景。位于县城迎宾大道与科学路交汇处祥龙华府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36亩,建设方依托山体区位优势,打造一座自然山体公园。据介绍,该公园建成后,可以看到“龙泉飞瀑”从山涧飞奔而下,流水潺潺、风景宜人,是一座充满自然气息的山水休闲公园。

  示范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紫云坚持走山地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紧紧围绕实现山水田园型、绿色生态型、宜居宜游型、开放创新型、历史文化型“五型城市”的目标要求制定总体城市规划,突出“绿色生态美丽、产业旅游融合”这一定位,以“活力小镇·美丽乡村”为主题抓小城镇建设示范带动,着力推进扩权强镇改革,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建设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生态、环保的小城镇,以产业发展增添活力,以绿色低碳彰显活力,促进产城互动、景城互动、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努力实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近年来,紫云新城依托惠兴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先后实施了松山大道、迎宾大道、南环大道、海子大道、科学路,五条城市干道路网建设,统筹布局建设政务服务中心、文化中心、客运站,三中、民中,体育馆、县级示范医院、幼儿园等城市功能配套设施;同时,紧扣市民休闲娱乐旅游,提高市民品质生活,实施建设松林公园、亚鲁王文化广场、格凸河中央公园、海子公园、紫云公园五大城市主体文化休闲项目,进一步拓展市民公共文化服务休闲空间。

  据统计,自紫云新型城镇化建设以来,城区人口从2010年的4.5万人增长到现在的8.8万人,商品房销售面积从1.26万平方米增长到8.81万平方米,城镇化率从15.42%提高到29.1%,城区规划面积由过去的5.03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20余平方公里,投入42亿元用于村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城区吸纳承载能力大幅增强,市容市貌全面改善,新城区规模效应凸显,城市品味大幅度提升。

  生态小镇美丽画卷

  位于县城东北部的紫云休闲农业旅游创新示范园,依托周边良好的自然生态,在林地里安装发光设备,将电能传输到发光体,形成亮丽的观赏景观,看到的夜景如天空璀璨繁星。示范园里的光伏农业大棚是一种创新形的土地综合利用模式,集现代农业与清洁能源融为一体是其最大特色。

  这个农旅结合的创新示范园是山地绿色农业与绿色旅游产业相结合的一个样板,按照“两轴两脉、三心四片”,“三足鼎立、中心辐射、互为补充”的设计理念,以山林谷地自然资源为依托,以传统农业观光游为基础,以农林经济为核心目标,注重构建原生态的现代田园时尚生活方式,其包括游客服务中心区、光伏农业大棚区、花卉观赏区、精品苗木区、果林栽植区、养生度假区、商业步行街区等七个功能区,致力于打造集农林生产、休闲娱乐、度假养生为一体的复合型高端生态旅游目的地。

  紫云在发展产业的同时,注重环境的保护,坚持走绿色园区、生态产业的路子,按照产、城、景融合发展的理念,一幅“城在园中、园在景中、景在城中”的美丽画卷正在形成。

  紫云人有底气,当然也时刻绷紧底线意识,这底线是生态。一直以来,紫云坚持“生态立镇、农业兴镇、旅游富镇”的发展战略,把创建生态乡镇作为实现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结合点和突破口,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其中紫云格凸河镇就是其中范本。

  如今,格凸河镇建设功能齐全,设施完善,规划建设有保障性住房、社区服务中心、农贸市场、卫生院、敬老院及市民广场等功能区。其先后在2006年被评为“省级生态乡镇”,2012年被列入贵州省100个示范小城镇,2015年被国家环保部授予“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成为安顺市首个国家级生态乡镇。

  小康新城悄然兴起

  小城镇不小,它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市民,一头连着农民。近年来,基于对县情的深刻认识,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紫云清楚认识到,走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是紫云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必然选择。然而,推进城镇化,只有培育优势产业,才能增强小城镇的综合经济实力,实现城镇的规模效应、聚集效应,增强小城镇的发展后劲,才能带领百姓奔小康。

  在“百姓富、产业兴、生态美”这个总目标统领下,小城镇建设,既是实现百姓富的载体,又是路径。

  记者从紫云县城前往格凸河风景区的公路两侧,沿途可以看到一户户错落有致、建筑风格别致的农家乐是沿途风景,也是百姓的“钱袋子”。

  据统计,目前,紫云全县已发展农家乐100余家,每户农家乐年收入20万元左右,每户可以带动3至5人就业。

  近年来,按照“一园、两带、四区”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布局,围绕“坡坡花果山、田田蔬菜园、户户农家乐、人人奔小康”的奋斗目标,紫云成功打造火花低热河谷早熟蔬菜产业园区、格凸河观光农业示范园区、坝羊生态茶业示范园区、达帮紫葡萄山地特色示范园区4个省级产业示范园区。

  同时,紫云还在12个乡镇打造各具特色的市级示范园区,有力推动了葡萄、茶叶、果蔬、核桃、蓝莓、红芯薯、薏仁米等农特产品的开发,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2014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3年基础上由5188元增长到5868元,增长13.11%。

  在园区建设方面,紫云通过示范带动,逐渐形成以观光农业、田园采摘、休闲旅游为一体的融合发展新格局。先后培育了209省道和惠兴高速公路沿线核桃产业带、猫营镇精品水果及油茶产业带、板当镇硐口村蓝莓种植及薏仁米种植产业带、白石岩乡红芯薯及葡萄种植基地,宗地、猴场、大营等乡镇核桃种植及中药材种植产业带,四大寨喜凯村精品水果种植等一批示范产业带,发展了以紫薇公司、天然鹿业开发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生态畜牧产业。

  在工业化发展方面,紫云以“工业园区”建设为抓手,突出石材产业特色,坚持“以石为主、以石俱进”的发展战略,成功引进了玉腾石材、西南水泥等龙头企业落户投资建设。

  在大力推进山地特色城镇化过程中,紫云将大力实施改革提升、规划提升、项目提升、产业提升、镇村联动提升、绿色提升、文化提升、管理提升、人才提升和开放提升“十大工程”,让小城镇“既要好看,又要好过”,把城镇融合到山水之间,把小城镇建设打造成提升老百姓幸福指数的主战场。

  麻山深处,一座座小康新城正在悄然兴起,一幅幅乡愁诗意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记者 伍水清 姚福进)

责任编辑:毛丽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