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现虹/文 吴有祥/图
正月里的乡村,好戏连台。花灯跳罢,地戏登台,乡村的年味一年胜一年。
2月20日(正月十三),普定县城关镇老马台村的广场上,村民们正在观看篮球决赛,一等奖1.6万元的花魁,花落谁手人们正在期待。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王明元也在其中。
王明元老人虽已古稀之年,却精神灼灼,他告诉记者,从正月初六开始,村子里的活动就没有间断,他带领的地戏队登台表演,场场掌声不断,他率先倡导男女混合表演的地戏,让历史故事中的人物回归自然,而他常年扮演的“樊梨花”也将逐渐“御甲归田”。培养后生,让年轻一代展露头角,是他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责任。
王明元家是地戏世家,上朔到清朝光绪晚期,王明元的曾祖父王正友将地戏表演艺术传授给祖父王大弟;1920年至1938年,祖父将地戏技艺传授给其父亲王光胤;1954年至1973年,其父又将地戏表演技艺传授给王明元。王明元在地戏世家耳濡目染,受到地戏文化的熏陶,从12岁起便开始学习地戏表演。
由于个子小巧灵活,初学不久,王明元便在父亲的鼓励下登台反串扮演“樊梨花”。他的唱腔钢柔并济,铿锵有力,如行云流水般的嗓音婉转悠扬,将“樊梨花”表演得活灵活现,流畅的文武动作,将《大唐征西之樊利花——擒薛丁山》剧目一炮打响,王明元成为乡亲们心目中的“樊梨花”。从1980年起,王明元成为老马台村地戏队的台柱,并担任地戏队队长。
在经久不衰的节庆文化活动中,老马台地戏队成为周边群众争相邀请的对象, 他们不仅仅在普定县和安顺市应邀表演,2005年,还参加央视专栏《中国西部行访夜郎》专题电视拍摄。2015年7月,赴南京参加“寻根·续·梦回大明”旅游文化推介交流活动展演。
有根的文化会穿越时空,在人们口耳相传中历久弥新。王明元个人收藏的手写本《薛丁山征西》剧本共十三卷,地戏谱书二十一部,而今已成为老马台村地戏队的珍宝。“文化的传承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付出和沿续,地戏不仅仅是一种文化形态,更是我们屯堡人生活的一个元素。”王明元跳了六十多年的地戏,感慨和感悟颇多。
在王明元的影响下,1983年起,他的儿子王尚品、王虎加入其中,1985年老马台村的村民王明台、华时国也跟随他学习地戏,2003年,孙子王涛、王俊也已开始学习。为了改革地戏表演无女将的现象,2015年起,王明元将本村的刘文琼、董金兰、刘萍、张声会、何丽、杜家艳、陈恒芝等妇女收入门下,利用农闲时间给她们传授表演技艺,在他的精心栽培下,老马台村的男女混合地戏表演队脱颖而出,成为周边村民节庆活动中一支有影响力的队伍。“我作为普定县唯一一名地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责任重大,要做好传帮带工作,要让地戏表演代代相传,培养新秀是我的职责,也是我今生最有意义的大事。”王明元高兴地说。
王明元的二儿子王尚品是一位调酒师,地戏已成为他生活的一份子。在工作中,他时常会哼着地戏表演中的调子,一边干活一边琢磨唱腔的音长音短。他常常扮演罗张、秦汉等大将军角色,这些大将军的故事在他的一次次排练中不断得到理解、升华,并从中影响着他的人生。“我每天清晨都要早锻炼,闲暇的时候,父亲会给我们进行指导,告诉我吐字要明,声音要宏亮,武打动作有要力度,要让观众听得清楚、看得明白,有时候声音都练沙哑了,虽然很累但很快乐。我和父亲在地戏上的交流,可以说隔三岔五,只要会琢磨就会有提升。”王尚品一边给记者表演罗张大将军《打金侠关》的一段,一边说出学习地戏的感受。
去年底,王明元召集地戏队队员进行培训时,就将传帮带工作和新技艺的培训定了规矩,村里每月要为地戏队员进行一次培训,规定每次搞完活动后要进行总结、培训。为了因材施教,地戏队将年龄分为老中轻三个队,由专人负责培训。如今,老马台地戏队已从过去的10余人发展为现在的50人,村里喜爱地戏表演的村民占村民总量的85%以上,形成了有活动就有地戏队表演的良好氛围。“我们从今年春节起,每年春节都举办新春文化活动,邀请省内外地戏表演队登台亮相,活动到第五年时举办邀请赛,让大家拿出真本事进行比拼,也达到相互交流、学习的效果。”王明元说出了自己的打算。为了搞活新春文化活动,村民自愿集资7万元,村集体经济出资8万元,15万元打造文化活动,不得不说文化根植于村民心中的强大魅力和让文化永续传承的民间土壤。
王明元表演地戏跳了六十余年,地戏队用过的行头也换了一茬又一茬。“就拿野鸡毛来说,以前是上山打猎取得的,现在找不到了,得花钱买,一对野鸡毛就要350元,还有许多面具、服装、锣鼓、杨镖、双刀等道具,坏了就得换新的,文艺的东西,没有钱是做不出样子的啊!”王明元花在地戏队行头上的钱,这几十年来超出了10余万元。“因为喜爱,投入点钱也是愿意的!”王明元坦诚地说。
老马台村的地戏队,是王氏分支系三百多年前从安顺羊昌坝迁至老马台的王氏宗族一脉,在家族迁徙过程中将地戏传承过来,王明元将地戏表演传承并发展状大,在他的带动下,普定县白岩镇龚家院、马官镇下坝村等周边乡镇村寨发展了10余支地戏队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做出了积极贡献。2015年10月,王明元正式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道路上越走越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