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安顺小城的人,闭上眼睛,大致都能回忆起安顺贯城河上那一座座造型各异、石雕精美的桥梁,汉马桥、抄子桥、太平桥、三元桥……
自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安顺建城以来,就有东、西两条支流交汇于李家花园处,形成干流,从北蜿蜒而下,流向南郊,名曰贯城河。为便于人们通行,贯城河东西支流及干流上曾建起不少桥梁。时光荏苒,过去的石桥基本无法满足现代人通行及河道行洪的需要,千禧年之后,随着贯城河综合治理工程的进行,原先贯城河上的石桥先后脱胎换骨,以新的容貌与颜质重新屹立在汩汩流淌的河面上。虽然旧桥不存,但新桥仍沿袭与承传旧桥的人文与历史,如果是有心之人,定然能考证出关于石桥人文历史的那些事。
围绕被誉为“石雕艺术殿堂”的安顺文庙,贯城河上就出现四座石桥——东支流上的汉马桥、抄子桥及干流上的太平桥、三元桥。汉马桥、抄子桥在清咸丰年间《安顺府志》上被称为“化鲤桥”、“崇文桥”。联系起培养学子、宣贯儒学的安顺文庙,此四桥之名就不难理解了。
人们熟知鲤鱼跃龙门的故事,常用鱼跃龙门来比喻考试高中或升官飞腾之事。习称为汉马桥的化鲤桥,寄寓了旧时人们希望地方多出国家栋梁之才的良好愿望;古人重视文化,崇尚读书,并希望学子们能以儒家之学修身、治国、平天下,于是人们依附安顺文庙为两座石桥取名“崇文”、“太平”,可见古人的良苦用心;至于“三元桥”,这与古代科举考试绝对关联。古时科考分乡试、会试、殿试,能在三级考试中都取得第一,就叫连中三元。安顺先民把儒林路上这座石桥取名“三元桥”,足以感知人们对安顺学子们连中三元的期盼与祝愿。
贯城河上最为独特之桥为合和河桥。此桥独特处在于它是东、西支流交汇处。关于此桥桥名来历,一是大抵因两河合在一起,二是与一段传奇有关:相传清光绪年,有兄弟二人为一田产起了争执,打起了官司。官司打了九年,弄得兄弟反目,所花费用也已超过田产价值。安顺知府李盛卿上任三天就开审这桩积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让兄弟和好,田产相让。最终两兄弟将那处田产捐了出来,官府组织民众,在三岔河处修河堤,淘治河水,添修河桥,不使两条河水对冲,顺流而下。人们皆大欢喜,李知府于是题了“合和河”三字,命人刻于河堤上,直到改造河道,方才拆除。
古时之桥多少都与文化有关,或具传说故事,后来所修之桥也有一定的典故与来历。现今的南门桥为一平面倾坡桥,为2007年拓宽重修,看似平常,如城市道路一般,殊不知,此桥前身是抗战时期美国工程队所修,此桥通过多少抗战物资车我们无从知晓,但它为抗战胜利立下了功劳却不容质疑。时至如今,不少上了年纪的安顺人都能回忆起当年修建此桥时动用了挖机、装载机等现代工程机械的盛况,人们举家围观,十分的热闹。
改造贯城河时,一些旧桥被废,改建新桥,如三元桥前行不远处黄古井旁的石板桥改建成单拱石桥,并取名“古井桥”。黄古井早些年被填,已难觅其踪,古井桥虽有些名不符实,但能勾起不少安顺人的记忆与怀念,并生发出一些感慨来,这也是种乡愁的寄托。
细数一下,西支流上还有四官桥、双桥(现名二桥)、普济桥(又名大桥),干流上还有东门桥、太和桥、南关厢桥以不同形态存在着。仔细探究,相信自有其人文历史与内涵可一一展现。
近年来,随着“引千入虹”、再生水利用工程的相继完工,曾被重度污染的贯城河出现清水潺流景象。沿河漫步,杨柳轻拂,鸟语啁啾,拱立石桥上或现恋人浓情相偎,或听老人怡情聊天,或见小桥流水人家,自是一道生活气息浓郁的人文好风景。(黔中早报记者 梁惠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