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黄牛寄养模式”助推精准扶贫

2016-05-04 10:37:34    来源:   安顺新闻网      

  立冬将至,天气转寒。关岭自治县普利乡月霞小坝种养殖合作社秸秆青贮服务队的农户们赶着时间,在田间地头,邻乡农舍抓紧加工、回收秸秆,忙着为冬季养牛贮藏饲料。

  “以前养牛为耕地,现在养牛能致富。”普利乡党委书记王平告诉记者,今年3月普利乡与贵州鸿龙有限公司联合推行了“黄牛寄养”模式。

  初期,共向40家农户免费分发了200余头能繁母牛,现在这些被“寄养”的黄牛数量已发展到近600头,成效喜人。

  普利乡历来有养牛的习俗,不过散养、零养始终难成规模,也做不大品牌。但说起养牛致富,村民们却是盼之愈切。于是当地乡党委政府立足于村民发展意愿,理清思路,瞄准目标,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与有意向建设“能繁母牛基地”的贵州鸿龙有限公司搭上路子,并在推行“黄牛寄养”模式方面一拍即合。

  “鸿龙有限公司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提供成本价每只7000元的能繁母牛。前期,申请通过的村民免费领养5头,饲养后,所产牛犊由鸿龙公司收回。每回收一次,公司向村民收缴部分成本价,村民分三次付清。”王平说,“寄养”通知发出后,村民们兴趣浓厚,都想在家门口发展致富。

  可一些村民担心养殖效果,不敢贸然申请,而又有一些村民“底气”十足,“嫌弃”5头太少。乡党委政府和鸿龙有限公司一合计,将领养方式更改为每户5至20头,村民以5户以上联保的方式提出申请。最终,经过考察,首批40家农户获得领养权,鸿龙有限公司“送”牛,乡党委政府则出资帮助村民们修建牛圈。

  “寄养模式,说新其实也不算新,但是通过这个模式,降低了村民养牛的初期投入,提高抗风险能力,也解决了公司饲养能繁母牛的成本。”贵州鸿龙有限公司总经理魏武才向记者介绍。

  村民把能繁母牛所产牛犊养到10月龄内,重量约200公斤至300公斤时,公司按照市场保护价进行收购。公牛犊统一育肥,卖出后形成的盈利,按每头500元红利分给村民。而母牛犊则统一饲养到成熟期,当做“寄养”牛,再发展寄养农户,形成良性的寄养模式。

  “几个月来,公司随时抽查养牛农户,及时进行技术指导,提供防疫措施,对于特殊因素影响母牛繁殖的,又免费为农户更换。按每户5头估算,农户每年将增加2万余元收入。见到了成效,想申请领养黄牛的农户一拨又一拨。”王平说。

  随即,普利乡和鸿龙有限公司共同帮助、指导月霞、小坝等村先成立了普利月霞小坝种养殖合作社,并以合作社为载体,深度推行“农牧结合、饲草分离”模式,集中收购未养牛的村民种植饲草,秸秆,既保证饲料充足,又拓宽其他村民的收入渠道。

  王平告诉记者,现在,乡党委政府和公司仍在积极探索,他们的目标是,走“关岭黄牛”全产业链的开发与利用,建立从种养料加工基地到肉食专卖店全程可追溯体系,打造安全、营养、放心的关岭黄牛品牌,走一条属于普利乡的致富新路。(安顺日报记者 覃震)

责任编辑:胡晓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