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现虹
在安顺的山野乡村,活跃着一批乡土“老板”,他们的人生经历了当农民、打工、积累、创业、当“老板”的不同阶梯,梦想成就了当下的事业,圆了曲折的创业梦。然而,就在他们有了产业的平台后,帮扶百姓一起发展致富成为了他们新的征程。
西秀区刘官乡的山星堡村是个山青水秀的好地方。良田、缓丘、坡地,到处郁郁葱葱、生机盎然。走进牛肉养殖基地——安顺市翔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时而传来“呜呜呜”的牛叫声,时而听到大卡车拖秸秆的声响,“牛老板”大汗淋淋地从大货车上跳下来。他们,就是回乡创业的杜红星、杜秋、周明祥、周红星,安顺翔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当家人”。
说起自己的创业路,身材魁梧的杜秋打开了话闸子。他在厦门打工十余年,干过徐福记的食品加工,当过塑料加工企业的车间主任。卖过粮油,当过收破烂的“破烂王”,搞过运输,如今干起了肉牛养殖。可以说,他的人生经历是丰富的,也是不易的。
这几位乡村汉子,各有各的故事。杜秋说,在外打工很操心,当个小“头目”就得为老板多担当,费心是免不了的,干得不好扣工资被批评得扛着。心里不痛快也不能与家人述说。这样的日子,他熬了十多年。
听说家乡农村政策好,杜秋、杜红星决定回乡创业。一开始没有头路,干过收破烂,走村串寨地开着车子办业务。卖过粮油、搞过运输,苦了几年有了些积蓄,在朋友的邀请下,2011年7月,加入到养肉牛队伍。这一干,与牛较上劲了。
“看着小牛犊一天天长大,我们的汗水没白流。现在牛肉市场比较好,我们也坚定了养下去的信心!”杜秋说。
翔星养殖场的大门前挂了一张“千头肉牛养殖基地”的牌子,记者不解地问“怎么没看到有1000头牛呀?” 杜秋说:“千头是我们的发展规模,目前场里有100余头,已陆续出栏三四百头,计划5年内达到千头规模。” 记者了解到,这几位“牛老板”创业之初圈舍才600多平方米,经过3年的发展,现在圈舍达到2700多平方米,投入也从20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400余万元。“西门塔尔肉牛食量大,每天需要500多斤饲料、两大卡车秸秆,虽然很辛苦,但心里累得高兴,一头牛一天能长3斤肉,毛牛一斤可卖18元,只要育肥到一千六七百斤就可以出栏了。”杜红星高兴地说。
为了发动广大农户种草养牛,养场上主动上门教农户种植技术,让农户将料草割来卖给养殖场。就是田间废弃的秸秆,养殖场都以最优惠的价格给村民收购。去年,光青料这项,养殖场投入了十多万元给村民收购。
目前养殖场已成为周边小有名气的牛肉养殖示范基地,上门前来洽谈的客户络绎不绝。幺铺屠宰场、牛来香等用肉大户都前来光顾。“我们养殖场发展了,致富不忘父老乡亲。”杜秋将自己以牛帮扶的计划全盘托出。养殖场从精准扶贫结对帮扶的角度出发,先从村里的53户贫困户入手,养殖场对贫困户提供母牛,养殖的技术和管理由养殖场提供,当母牛小了小牛,小牛属于贫困户的私产,贫困户将小牛养大,如果出售,养牛场以市场价值回收小牛,获得的利润归贫困户所有。“我们养殖周期一般是八个月至一年,贫困户只要能坚持养殖一年,万元的收入是立杆见影的。”杜秋一边讲述一边算帐。
养殖场除了动员广大村民参与到养殖肉牛的队伍里,还动员村民积极到养殖场打工。“不忙的时候,养殖场有6位固定的村民来做工,遇上工作忙时,一天有30多位村民。”杜秋说道。“我来养殖场已干3年了,这里包吃包住,每月有1800元纯收入,一年下来有二三万元收入我已经很满意了。”村民杜泽武说道。
“经营了3年,我们的养牛场一天天好起来,第一年投入大基本没有盈利,第二年开始有了一些收益,到第三年有了30多万元,今年的收益应该要突破40万元了。”杜秋高兴地说。周明祥、周红星告诉记者,“富了要感恩,发了不忘本”是他们一直以来的信念。依托养牛场,带动当地百姓发展养牛产业,是他们的梦想也是百姓的希望。3年来,养殖场就地用工,已开支劳务费用50余万元。目前,养殖场正在向贵州银行安顺分行贷款200万元,准备投入到贫困户的养殖上。再过二三年,让贫困户脱贫是“牛老板”们的心愿。
“牛老板”们雄心勃勃,他们计划注册牛肉品牌,自己加工生产,还要办饲料厂,将牛产业做大做强,实现从农民到企业家的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