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劳模周艳逆风飞翔的单翅鸟

2016-05-17 15:13:33    来源:   安顺新闻网      

  不到90斤的柔弱的身躯,她却背负着生活的千钧重担;因病致残夺去健康的左手,她却靠单手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一次次的失败,却让追逐梦想的步伐更加坚定有力!

周艳向农户赠送猪仔

  从嫁贫穷丈夫到走出家门挣钱改变贫穷命运,两度外出拾荒和丈夫辛苦打拼,积累资金,回乡创办生猪养猪场,带动村民和自己一同致富,关岭自治县上关镇向阳村四组返乡创业农民工周艳用事实证明:弱女子照样打天下!

  周艳在1岁时左手生疮,由于当时医疗条件差,落下终生残疾。上学后,周艳成绩一直在班上前几名,梦寐以求想通过读书上大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但随着年龄增长,旁人一句“你一个残疾人怎么能上大学,大学只要身体健全的人”带来的心灵的创伤,中考以差20分落榜后,她放弃上大学的梦想。

  1998年,与丈夫杨明华结婚生了第一个小孩后,为了改变家里贫穷的现状,周艳便带着不到一岁的女儿,随丈夫一起外出打工。

  但现实却远比周艳想象更加残酷,还没正式找到工作,夫妻俩就面临了第一次严峻的考验。出门时带的200多元,除去车票的费用和简单用餐后,到达绍兴后只剩下5角钱,而此时已是晚上,举目无亲的一家三口只好来到车站附近的河边,打开行李铺在沙滩上依偎在一起。第二天天刚刚亮,丈夫立马出去找工。下午4点,出去的丈夫带着在工地上做临工的30元工钱回到沙滩,带着妻子和饿得哇哇直哭的女儿去吃东西。

  到浙江绍兴后,丈夫找了一家石材厂上班,周艳却因为左手残疾,找工四处碰壁,丈夫工资每月才2000多元,根本不能养活一家三口,无奈之下,她决定拾垃圾废弃物到废品收购站变卖挣钱。

  从此,在绍兴郊区的工地上,便可时常看见体重不到90斤、身高1.56米的周艳,前面背着孩子,背上背着八九十斤重,比身体还高出一大截的工地废弃的钢丝、塑料等摇摇晃晃地来来回回。因为劳累和饥饿,周艳常常晕倒在路上。但周艳没有屈服,起早贪黑、省吃俭用,周艳靠捡垃圾,每月最多时也能挣5000多元。5年下来,周艳和丈夫积攒了11万元。

  2003年8月,周艳和丈夫回到了家乡,修建好住房后,周艳用剩余的钱购买了30头母猪,办起了养猪场,但命运又给她开了一次玩笑,不久,30头母猪全部害猪瘟死掉。“失败了我不能哭,因为哭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创业可以失败,但我的人生不能失败!我始终相信靠自己能改变命运!”第一次创业失败后,周艳这样告诉自己。

  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不久,周艳又随丈夫一起,南下广州,周艳“重操旧业”捡垃圾。这次一捡就是8年。在广州拾荒时看见一家养猪场靠养猪赚钱,办养猪场的念想又一次在周艳心中被激发。2013年5月,再次回乡的周艳和丈夫,用8年拾荒和打拼积累的资金,办起了占地800多平方米的“周艳生猪养猪场”。

  生猪繁育养猪,对周艳来说是一项全新技术活。防疫注射,定期消毒等知识,她一窍不通,用养殖本地猪的技术进行养殖,不仅产仔率低,体型小,配种也成问题,为了不重蹈第一次失败的覆辙,带着疑问,周艳来到广州一家生猪养猪场,交了500元学费后,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系统学习,掌握了生猪养猪的消毒、杀菌、疫苗接种、注射疫苗、母猪配种最佳时间等技术。如今,周艳自繁、自养的杂交生猪肉质和瘦肉率比以前更高了,相比之下卖的价格也高于别人,相应的利润也更大了,带动了本村养猪业的发展。

  2015年,周艳个人再次出资96万元成立“关岭自治县艳华种养殖农业合作社”,构筑“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为关岭自治县上关镇向阳村26户农户养殖生猪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服务,帮助群众养殖销售中存在各种困难,推动生猪养殖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除了养殖业,周艳还将自己养殖场的有机肥免费供应给当地村民,种植姜、葱、蒜等供应上关镇街上群众和关岭县城城区居民,带动当地种植业。

  周艳说:“人要懂得感恩,当年我和丈夫外出打工时,左邻右舍蒸馒头、煮鸡蛋等等让我们带着路上吃,还有我在捡垃圾的时候,好多好心人经常给我10元、20元让我给小孩买东西吃,废品收购站的老板也常常按最高价收购我的废品。这些我一辈子都不能忘记,现在我日子稍稍好点了,我也要力所能及帮助村民们早日致富。”

  2014年9月,周艳荣获关岭自治县组织部、扶贫办授予“农村致富带头人”称号;2014年12月,她又荣获关岭自治县妇联授予“贤妻之星”称号。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