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隽
家住关岭自治县断桥镇纳建村的罗小巧对她那500余亩的蜜柚比对她的孩子还上心,什么时候该浇水了,什么时候该施肥了,什么时候该剪枝除草了,她都一清二楚。
今年38岁的罗小巧梳着马尾辫,身材娇小的她看去一点不像两个孩子的母亲。
1994年,因为家里穷,年仅16岁的罗小巧独自跑到了浙江去打工。“我小学都没得读完,那时候家里太穷,还有两个弟弟要上学,所以我就选择了外出打工。”罗小巧回忆说。
刚到浙江,罗小巧在一家拉丝厂打工,第一个月挣了400元钱。没多久罗小巧经朋友介绍到广州做服装生意,由于没有挣到钱,又返回浙江在一家专门生产水果网袋的厂里打工。这期间罗小巧认识了同在一个厂的关岭老乡卢仁刚,后两人结婚生子。
“有了孩子后就放在老家由老人照顾,我们两口子就在浙江打工,我在外最长一次没回家的时间足足有5年,就是想多挣点钱。等回到家里,孩子都长大变样了,在村口遇到一群娃娃我都认不出自家孩子来,孩子也不愿叫我妈妈,等要走了孩子又舍不得,这心里真的难受。”罗小巧心酸地说。
直到2009年,一家专门种植蜜柚的种植场招工,罗小巧和丈夫卢仁刚来到了这家种植场。“这个种植场也有自己的水果网袋生产厂,我们一个月里,一半时间生产水果网袋,一半时间就在园里为蜜柚树剪枝除草。”罗小巧告诉记者,来到种植场她是人生第一次认识了蜜柚。
随着时间的推移, 脑子灵活人勤快的罗小巧,不仅掌握了蜜柚种植技术,还了解到了蜜柚加工后产生的经济效益,以及种植场蜜柚的销售渠道。
“我当年就从场里带回十几棵树苗,除了自家种几棵,其他的分给村里几户人家种,就想试试在老家能不能也种出蜜柚来。”罗小巧说,一般蜜柚苗种下三年后就能挂果,还没到三年我种下的蜜柚就挂果了,蜜柚肉色虽不及浙江产的红,但甜味却比那边的足。而分给村民种的,因为村民种在地里嫌影响了玉米生长最后都将树苗挖掉了。
自家的蜜柚种植成功,罗小巧不想再外出打工了,尽管她和丈夫已经是场里的技术员,每月工资都上万。她想回老家种植蜜柚自己创业,还能陪在老人孩子身边。最初丈夫不答应,在她的动员下才同意返乡种植。打算定下了却又遭到了双方老人的强烈反对,老人们就是担心一旦投进资金万一种植不成功,这些年好不容易挣下的钱就打了水漂。
看准了的事,罗小巧不愿轻言放弃,2013年年初,她毅然带着自己多年来的打工积蓄——一张50万元的卡,独自一人先返回关岭,从老家取土到省城去化验,看看老家土质是否适合蜜柚种植,信息返回结果是土质酸性合适生长,这下更增强了罗小巧的种植蜜柚信心。经过近半年的时间,罗小巧顺利的与纳建村签下合同:500亩山地租种21年。
前期准备工作就序,丈夫也辞职回来了。在罗小巧与丈夫的齐心协力下,当年顺利种下了近3万棵树苗。罗小巧负责安排工人工作、为工人准备伙食,卢仁刚则负责与外联系,购肥料、请工人等。
“刚开始,我们在山上就搭一个简易塑料棚,不论刮风下雨都住在棚里面。这几年我老公光是骑坏的摩托车就有3辆。”罗小巧说,种植蜜柚第一年她和丈夫投入近200万元,每天最少也有50余人在山上种树苗、施肥,3个月忙下来,每个工人平均获得近万元的收入。
“我除了自己种植还希望带动村民一起种植。”当年500亩蜜柚分三批种下,第一批种植的蜜柚今年部分已挂果,作为返乡创业示范户,罗小巧告诉记者,总要有个带头人种植见了效益后,村民才会愿意跟着种,今年她的挂果蜜柚预计能产20000多斤,按照市场价估计能收入近10万元。
目前罗小巧已成立了一个工贸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了纳建、戈尧、舟磨3个村20余户人家一起种植蜜柚。
“以前不愿种植蜜柚的,现在都跑来找我要树苗。”罗小巧说。去年罗小巧在关岭产业园区建了一个占地50亩的育苗基地,不仅发动村民一起种植蜜柚,提供树苗和技术,还包收购彻底打消村民顾虑。
“你就不担心到时候蜜柚销不出去?”记者问道。
罗小巧抿嘴一笑,指着山下一片空地告诉记者她的规划:我准备在此建一个养牛场,山上的草可以用来喂牛,而牛排的粪又可以解决部分肥料问题。500亩蜜柚全部挂果能产生效益大约400万元,条件成熟还要建一个具有一定规模年效益上千万元的水果加工厂,专做出口产品,所以一点不担心蜜柚的销路。
看着山上一棵棵在阳光下生长着的蜜柚树,罗小巧的眼里充满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