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的阳光温暖“失独者”的心

2016-06-06 22:23:49    来源:   安顺新闻网      

用爱的阳光温暖“失独者”的心

——记录爱心团体和志愿者帮扶失独家庭

爱心志愿者用爱温暖失独父母们的心

  日前,在市文明办、市志愿联合会的指导下,安顺市爱心计生协会与市爱心义工社组织开展主题为“爱在安顺·情暖万家”走近计生特殊家庭志愿服务活动。帮助2名爱心义工与2个失独家庭成功认亲,用亲情为爱搭桥,使爱的阳光不断照耀失独家庭,温暖失独者的心。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失独:一个沉重的社会话题

  失独家庭属于计生特殊家庭,指其独生子女意外亡故后不能再生育和不愿意收养子女的家庭。这些家庭的失独父母大多出生于上世纪50至60年代,正赶上80年代国家严格执行计划生育国策的时候,然而在步入晚年时却遭遇独子意外夭折,因政策、身体等原因无法生育二胎。于是,生活、养老、疾病、身故和后事该如何应对?这成为多数失独者无法释怀的严重心病。

  “失独者到晚年时该怎么办?”已成为摆在全社会面前一个沉甸甸的民生问号,同时也是各级计生、民政和政法部门急需处理的日益突出的社会性问题。

  据了解,安顺全市有近300个失独家庭,其中,西秀区占近70%。而据卫生部《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估算,我国每年新增7.6万个失独家庭,全国失独家庭已超过百万个。另据最新调查统计,中国现有的2.18亿独生子女中,25岁之前非正常死亡现象逐年增多,这导致失独家庭量的增长,同时给社会带来的问题越来越多。

  更多的失独家庭是失语的

  “有些失独家庭比较贫困,虽然政府及时为他们办理了低保和医保,但在生活成本急剧膨胀的今天,他们的生活仍非常艰难。同时,他们的心理失落无法‘解锁’。急需找到打开他们心灵的钥匙和解决困扰他们的养老等问题。”安顺市爱心义工社常务副社长陈发琳从事失独家庭帮扶工作23年,直到去年,他和社员们才在安顺学院和市计生部门的协助下,深入了解到失独者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如何与他们沟通。“怎样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除了政府还需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他说。

  “作为独生子女家庭,子女意外亡故,对他们的打击非常大,很多失独者身体和心理都非常脆弱。”陈发琳告诉记者,更多的失独家庭是失语的,他们宁愿用“隐居”和沉默来埋葬“秘密”,不愿意与外界接触,不喜欢和人交谈,更不会提起子女的事情。如:家住安顺开发区的星光(化名),她儿子2006年春节因交通事故意外离世,骨灰至今还存放在殡仪馆。10年了,她基本不会去儿子的房间,她爱人也因儿子的离世离家出走,至今杳无音信。她本人也基本都住在亲戚家,没有生活来源。

  爱心义工社了解到情况后,积极与社区联系为她解决了低保问题。此外,还帮助她向政法部门申请了司法救助。“她希望能尽快让存放了10年的儿子的骨灰早点入土为安。”陈发琳说。

  失独父母心中的阴霾亟待扫除

  陈发琳发现,失独者遭受生活和精神支柱的双坍塌,因此,“生病”和“养老”成为这一群体最害怕提及的话题,因为他们心中有挥之不去的阴霾。

  家住西秀区的一对失独夫妻,儿子意外死亡12年,两人是下岗职工,无任何生活来源,正在“保留低保”与“办理养老保险”间做着艰难选择。爱心义工社与他们接触9个多月,帮助处理了他们家10多年没有处理好的问题后,建议他们家保留低保,并参加义工社,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而该社团计划通过“爱心兑换模式”帮助他们家解决养老问题。

  “失独父母的年龄大部分在40~60岁,因为身心都遭受重创,特别容易未老先衰。”陈发琳接触到的失独家庭中,失独父母都患有3种以上严重疾病,最易犯病的部位是眼睛和心脑血管,因为过度想念孩子。

  因女儿离世,艺妈(化名)瞬间崩溃了,无法接受现实,之前明亮的眼睛变得灰暗了,并且爱哭。在爱心社的帮助下,她主动加入刚组建不久的“妈妈爱心团”,去了很多地方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看望留守儿童,孤儿和三无老人等,让她在关爱他人的同时慢慢走出失去爱女的阴霾,回归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来。。

  当天,“妈妈爱心团”正式成立,专门负责失独群体的帮扶工作,同时,市爱心义工社计划组建专门的义工队解决失独老人生活中遇到的小问题,比如:疏通管道、换灯泡等。

  陈发琳表示,市爱心计生协会和“妈妈爱心团”将会重点关心安顺的失独群体,在开发区星光社区的帮助下,有条不紊的开展计生特殊家庭的帮扶工作。志愿者们也将一如既往地关爱失独父母们,让失独老人能安享晚年,同时把这种帮助当作一种美德来传播。“希望社会多点爱,而大家都来做有温度的人。”(安顺日报记者 吴学思)

责任编辑:陈亮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