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2015年12月,那时22路公交车刚上线没几天,驾驶员汪师傅就发现车上有一位比较特殊的乘客一位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奶奶,老奶奶无法表达其它的话语,只会“姑娘、姑娘”的喊,但是讲不出女儿的名字。

老人女儿送的锦旗
“老人第一次乘坐我的车时,我就和队里的领导联系了,领导给出的意见是:‘如果不行的话就拨打110,’后来老人在图书路下了车。她从职院坐过来,到火车站没有下车,回去的路上就下车了。”这是汪师傅第一次遇到老奶奶。据汪师傅介绍,第二次遇到老奶奶时,老奶奶跟女儿陈女士一起来乘车,陈女士把电话号码留给了汪师傅,希望汪师傅在车上遇到母亲时,能打电话通知她,她可以提前到站台上等母亲,每次汪师傅也都照做了。就这样,“安全把老奶奶送回家”这根爱心接力棒正式在公交车总公司三车队(4路、21路、22路)传开,汪师傅成为第一个传棒人。
“我们运行的车辆比较多,老奶奶需要出行时不可能每次都能坐上我的车,所以我把陈女士的电话号码给了我的前车和后车,希望老人乘坐的公交车的师傅能够通知陈女士。一传十十传百,基本上每个师傅都有陈女士的电话号码。” 汪师傅告诉记者。
据了解,老人经常很热情的把手上的东西分一些给驾驶员,而且她特别喜欢汪师傅。“跑22路车后不久我就被调到了4路车,老人坐错车时会坐到东站,每次她都会找我,我又把她送回家。有一次她提了一袋大蒜上车,下车时还拿了几个放在车上。”汪师傅告诉记者。
从第一次碰到老奶奶到现在已经差不多半年了,老奶奶的女儿陈女士对这些公交车师傅非常感谢。这半年里,为了表达感谢之意,她到火车站公交车调度室送过大约1000元,希望能给这些师傅买点水或者水果等,被郭队长婉言谢绝。6月14日,陈女士又以乘车之名丢了大约1000元在投币箱里。
“那天,陈女士在图书路上车时就拿了20元丢在投币箱,钱没塞进去留在了票箱口,我就问她钱是不是她投的,不退钱吗,她回答没零钱,不退了,就走到了车后面坐下。到了若飞广场站点时,她又走过来塞了100元到投币箱,我还没来得及拉她,钱就投进了投币箱,我就懵了,问她什么情况,她告诉我因为她的母亲生病了,经常坐公交车,希望能稍微照顾一下。又过了几站,陈女士又往投币箱里投了几百元。当时我就想到票款太大了,打电话请示了领导。”22路车的唐师傅告诉记者。
昨日,老奶奶的两个女儿将一面“感谢热心公交师傅 ”的锦旗送到公交车总公司,以此表达对22路公交车师傅的感谢之情。公交车总公司也把前几天陈女士投在投票箱里的千余元还给陈女士。 “公交车就是为乘客、为市民服务的,这是我们分内的事情,帮助你母亲也是我们驾驶员的义务。”郭队长对陈女士说。
最后,在征得陈女士的同意之后,郭队长把陈女士母亲的照片发到公交车师傅的微信群里,希望能够让师傅们了解老奶奶的貌相,在车上看到老奶奶时,能照顾一下,把老奶奶安全送到家。(黔中早报 实习记者 薛扬)
上一篇:
市妇幼保健院(市儿童医院)新院正式启用
2016-06-17
下一篇:
18日至22日预计 还将有持续性降水天气
2016-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