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卢国建
教书育人20余载,不曾想到,有一天我会当上“村干部”,一当就是近3年。
2014年3月,学校选派老师参加同步小康驻村,我主动请缨,从一名从事教育教学工作22年的教师,成为紫云自治县五峰街道办青河村驻村“第一书记”,从三尺讲台走到田间地头,服务对象也从天真稚嫩的孩子变为善良朴实的群众。
初听“青河”这个名字,颇有几分秀美的意境。然而,“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是青河最真实的写照。
怀着忐忑的心情,我从零开始、从零出发,深入田间地头、到群众家中走访摆谈,向大家宣传党的好声音、好政策,问计于民、问需于民。
不到半年,把青河7个组、405户、1708人全部遍访,对青河的村情实际有了底,每家每户的生活状况、收入情况都详细掌握。最关键的是大家都认识、熟悉了我,见到我都是卢老师、卢书记的叫,十分亲热,就像一家人一样。这些都为后期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虽然我融入了青河,但摆在我面前还有更大的问题,那就是班子建设。我刚到村里时,青河村班子涣散,干部松散。有的干部长期浑浑噩噩,思路不清,工作不力,办事不公。青河村党员队伍底子薄、老龄化严重,想从中找一名优秀的年轻后备干部都十分困难。这样的村支“两委”,要想带领全村打赢脱贫攻坚战,谈何容易。
为了整顿班子,每次例会我没少磨嘴皮子,村干部的家也跑了不下数十遍。
印象深刻的是,有次一名村干部无故不来参加例会,我带着村“两委”立马去他家开了一天作风纪律会。从此,大家就约定俗成,谁无故不开会,会议就统一去他家开。
通过对村干部严格规范的管理,青河村班子的精神面貌明显提振,过去村民常说的脸难看、事难办一去不复返,重新树立了村干部在村民心中的良好形象,赢得了大家的支持和信任,使青河村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大大增强。
覃汉友支书高兴地说:“现在走在村里面,乡亲们对我都十分的尊重,不像以前,爱理不理的。”
所有的前期工作,都是为青河的脱贫做准备。通过和村干部的深入调查研究,发现青河虽然地势高,但水资源丰富,土质以黑沙土为主,气候、土质非常适合栽种核桃。我们看到了致富的希望。立马和村干部一同去动员村民种植核桃。结果出乎意料,大家都持反对态度,不相信种核桃能挣钱,连平日支持工作的新寨组也集体拒绝。
我深知,如果新寨拿不下,那其他寨子根本不可能同意。为此,我和覃支书一次次跑去新寨的小组长班正明家中。把退耕还林栽种核桃的政策,把我们对青河未来的规划给他说清楚,然后组织村干部挨家挨户的宣传动员。在我们的努力下,新寨率先带头种植核桃600余亩,成为全村的产业示范基地。然后一传十、十传百,整个青河群众都动起来了,全村种植核桃2500亩,遍及全村7个小组的所有农户,人均种植面积约1.5亩。同时,我积极协调项目、资金,为青河争取了一百余万元,用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坚定了青河群众致富的信心。
光阴荏苒,驻村工作让我与青河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和友谊,成为大家眼中地地道道的青河人,赢得了群众的称赞。
而我也在驻村的道路上越走越好,越走越顺。看着乡亲们朴实的笑脸,过往的种种艰辛和付出瞬间都烟消云散。但驻村时间太短,还有很多项目、规划仍未落地。我不想自己亲手协调、规划的项目半途而废。经过考虑,今年,我向校领导申请,决定继续驻村,直到把规划的项目全部落地才放心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