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日报记者 伍水清 文/图
镇宁自治县地处山区,在以前,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条件很大程度制约了发展,尤其是在与大规模、大集成的现代农业的交流“碰撞中”,镇宁显现出了“先天不足”。
但镇宁并没有被“石山”压得喘不过气来,而是借“石”而上,借势发展。
近几年,随着全国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东部地区石材资源日趋枯竭和开发成本上升,石材产业由东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镇宁自治县抢抓机遇率先出台政策推动石材产业发展,晨春石业、天韵石尚等一批全国有影响有实力的石材生产、加工企业纷纷入驻镇宁,西南国际生态石材交易博览中心项目的开工建设,让一座座石山变成“金山”。
展出创意石材产品
近日,在2016年第二届贵州(安顺)国际石材博览会召开之际,记者赴镇宁采访,看他们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将冷冰冰的“石山”变成发光的“金山”。
从望“石”兴叹到借“石”而上
镇宁自治县矿产资源富集、潜力巨大。据不完全统计,境内石材理论储量达40亿立方米,全县14个乡(镇、街道)中有8个乡(镇、街道)广泛分布有石材资源,中国米黄、黑木纹、蝴蝶红等石材品种繁多、质地优异。
上世纪八十年代,作为省内石材产业发展较早的县区,镇宁米黄大理石曾以“中国米黄”的称号在国内外石材领域享誉一时。
“镇宁石材资源优势明显,产业起步早,上世纪80年代一度作为贵州省的产业试点。”据镇宁自治县工经局局长谢涛介绍,由于受客观条件和发展理念的限制,以前镇宁的石材品牌没能在市场持续扩大影响,众多石材企业也因为缺乏市场竞争力或纷纷倒闭,或艰难发展。
“留下来的都是一些石材小作坊,形成不了品牌,销售到沿海地区的石材只是少部分的原材料、半成品。”谢涛表示,眼看着镇宁拥有丰富的石材资源,却不能发挥真正作用,心里感到惋惜。
近几年,随着全国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东部地区石材资源日趋枯竭和开发成本上升,石材产业由东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从省内看,贵州工业化和城镇化两大战略深入推进,建材产品消费结构逐步升级,为石材产业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从安顺市看,安顺市委市政府“借势”,将加快发展石材产业作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战略选择,编制了《贵州省安顺市石材产业聚集区发展规划》,兴建产业园区和基础配套设施,出台各类招商引资优惠措施。
此外,近几年,镇宁自治县交通设施进一步完善。目前辖区有3条高速公路线——沪昆高速、六镇高速和惠兴高速,8个高速公路出入口,能快速通达各交通要线。沪昆高速铁路安顺站离镇宁县城仅有15公里,镇宁县城距离安顺黄果树机场45公里,贵阳龙洞堡机场145公里。
良好的大环境和自身良好的交通条件为镇宁发展石材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自2011年以来,镇宁县委、县政府决定抓住机遇、“借石而上”,加大了石材产业招商引资、资源开发的力度,把石材资源开发利用作为主要支柱产业抓好抓实。
2011年,镇宁出台了《镇宁自治县大理石等装饰石材产业发展产业政策》,指导全县石材企业发展,石材产业呈现方兴未艾的良好发展态势。
从“散兵作战”到“引名企重振品牌雄风”
“小打小闹,散兵作战,是镇宁石材产业前些年来难以做强做大的一个重要因素。”谢涛表示,镇宁要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必须引进“名企”发力,树立真正属于镇宁自己的石材品牌。
文化创意石材
自2011年以来,镇宁县全县上下不遗余力地抓石材产业发展,先后引进的晨春石业、天韵石尚等重点项目落地投产,正在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晨春石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矿石开采、加工销售、进出口贸易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石材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日韩等国际市场。该公司石材建设项目是镇宁县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之一,项目总投资14.99亿元,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可达25亿元,年创利税1.5亿元,目前是全球石材单体最大的企业、西南最大的石材产业基地。
天韵石尚有限公司是一家涉及矿山开采、石材精加工、工程装饰、园林园艺绿化工程施工、石材贸易销售以及市场运作等诸多领域的大型综合性企业,隶属于世界500强中国电建集团旗下的中国水电九局。目前正在运营的石材加工厂第一期项目可年加工板材100万平方米,第二期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年加工板材可达400万平方米,产品营销已覆盖到东南亚11国及国内各省市。
今年2月29日,西南片区单体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石材交易市场——西南国际生态石材交易博览中心项目开工,该项目位于镇宁自治县丁旗镇(丁旗街道),总规划面积5450亩,涵盖会展交易、石材展示、石材加工、物流仓储、创意研发、配件配套、文化体验、综合商务八大功能区,计划总投资70亿元。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在《关于加快石材产业发展的意见》(黔府办发〔2015〕23号)中明确将西南国际生态石材交易博览中心作为全省重点布局建设的两个中心之一,该项目所在地镇宁石材产业园也被列为全省10个重点建设的石材产业园区之一。
未来,该交易中心将立足西南、华南等泛珠江三角区,建立西南地区面向东盟自由贸易区及全球的石材交易枢纽,将成为贵州乃至安顺市工业最具经济价值的名片。
从“结构单一”到“互联网+电商+绿色”转型升级
“‘贵石网’还在调试阶段,我们在网上已经接到来自内蒙古客户25万元的订单。”贵州晨春石业有限公司销售总监李垚葳乐呵呵地说道。
工人在车间把刚生产的石材上架
李垚葳表示,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作为装修重要材料之一的石材,消耗量也在大幅上涨,而传统石材行业单一的生产和销售模式难以满足现在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他们认为,“变革”是如今这个行业迫在眉睫之事。
为此,镇宁顺势而为,引导全县石材企业进军互联网这一新鲜领域,助推石材产业转型升级,并鼓励晨春石业在全国率先进入到互联网领域,创建“贵石网”。
据李垚葳介绍,“贵石网”搭建的是石材行业的专业服务平台,搭建‘天网、地网、金网’三网合一的石材线上线下交易和物流以及供应链金融服务的电商平台,即‘互联网+石材+金融+物流整合’。
同时,发展中,镇宁注重绿色发展,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牢牢守住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坚决杜绝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用循环经济理念发展石材产业,走高效率、低排放、清洁加工转化利用的现代化发展之路,协调好保护生态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在晨春石业采访中发现,在该公司4号车间旁,记者看到每个板材生产车间的外面都配备有1套石材污水循环处理系统。
据介绍,这套系统晨春公司投入400多万元,采用塔式沉淀除渣和封闭式管道连接相结合,集沉淀、浓缩、压滤除渣于一体,对生产污水进行循环利用,实现了污水对外零排放。另外,在距离晨春3公里处的天韵石尚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同样的污水处理装置。
“公司自建的石材污水循环处理系统,能够将来自切割、清洗、打磨中的粉尘、石料沉淀等生产污水进行净化和循环使用,实现污水对外零排放。”李垚葳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