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岭自治县永宁镇发展生态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小记

2016-11-30 16:08:39    来源:   安顺新闻网      

  以“绿”生“金”闯新路

——关岭自治县永宁镇发展生态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小记

    围绕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关岭自治县永宁镇以“生态保护+产业发展”作为扶贫新模式和新方向,大力发展特色绿色产业,促进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良性互动,发展与保护并存,在保护生态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生态,以“绿”生“金”,闯出了一条生态产业富民新路。

  以产业壮大促进生态升级

  在关岭永宁镇太坪村沙利特晚秋黄梨示范种植园里,一个个金黄圆润的梨子挂满枝头,而除了香甜的梨子惹人垂涎以外,遍地套种的辣椒、蔬菜也长势喜人。果农高廷美一边忙着采摘,一边算着经济账,笑谈今年的好收成。

  果农高廷美乐滋滋的告诉记者,一亩地最少都能收八千斤晚秋黄梨,价格一般在3块钱一斤,好的4、5块一斤,目前她已摘收三万斤左右,可能还有十来万斤在树上,今年估计收入能有二十多万元。

  通过发展沙利特晚秋黄梨种植的高廷美,从一个普通的农户变成了村里的种植大户,但她并不满足于此,还想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大干一番。

  记者了解,永宁镇太坪村沙利特晚秋黄梨不仅拥有极晚熟、个头大、卖相好、耐储运的特点,同时还有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围绕“生态美,百姓富”的目标,太坪村正积极带领群众发展种植,以产业壮大促进生态升级。

  据永宁镇太坪村村主任杨文贵介绍,沙利特晚秋黄梨是无公害的水果,送到县里几次化验已达到绿色无公害水果的标准。村里将带动整个村的群众,规划栽种沙利特经果林,将太坪村打造成一个观光村,最终让群众的包包里都装有钱。

  以生态建设助推脱贫攻坚

  近年来,永宁镇按照“打生态牌、走特色路、念致富经”的总体思路,以脱贫攻坚和生态建设为重点,坚持走产业发展生态化道路,大力发展沙利特晚秋黄梨、核桃、山楂等为主的经果林,推进全镇造绿工程建设,闯出了一条生态产业富民新路。

  永宁镇镇长金宇介绍,目前永宁镇已经实施晚秋黄梨、山楂、核桃、李子等经果林种植面积2.3万余亩,带动200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荒山造林2万余亩,全镇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了52%,同时吸纳了19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作为护林员,以生态建设助推脱贫攻坚。

  为生态保护筑起一道“防护墙”

  如今在永宁镇的各山头,从清晨到傍晚都会活跃着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是由各村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组成的村防火巡逻队,每天穿梭在崇山峻岭之间,巡山护林,监测火情动态,筑起一道森林“防火墙”。他们每天用喇叭在田间地头、各村民组、自然寨进行流动宣传和打招呼,自巡逻以来从没发生过火灾,也没有人乱砍滥伐。

  现如今,永宁镇森林覆盖率已达到52%,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永宁镇生态文明建设和旅游产业以及生态种养殖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一步,永宁镇将以2016年的退耕还林政策为契机,积极引导农户扩大精果林种植面积,并结合“关岭牛”三年振兴计划,在原有种植面积基础上,扩大构树种植面积。围绕永宁镇的风力发电场、滑雪场、古镇建设,大力发展山地特色旅游,打造万亩花海,有效实现生态与旅游同步发展,助推脱贫攻坚,真正实现山绿人富。(安顺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隽)

责任编辑:卢仕恋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