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攻坚之年的精彩答卷

2017-01-18 09:52:47    来源:        

  ——安顺市二0一六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综述

  “多推有利于增添经济发展动力的改革,多推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改革,多推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改革,多推有利于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的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化改革的“四个有利于”引领中国改革行稳致远。安顺市始终紧跟中央和省委的步伐,在与中央和省委同频共振的同时,立足安顺实际,借改革为发展“松绑”,用实干为改革立柱架梁,以破竹之势在深改征程中实现“一子落而满盘活”的突破。

  啃硬骨头、涉激流、越险滩,从深改元年的全面播种、次第开花,到关键之年的全面发力、纵深推进,再到攻坚之年的闯关夺隘、击楫勇进,黔中大地上有数不清的改变在发生,290万安顺人的力量汇聚,延展为安顺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精华荟萃的特殊单元。一年来,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全面发力,各领域标志性、支柱性改革基本推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安顺全面深化改革的“四梁八柱”正拔地而起,2016年,圆满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项改革目标任务,出台一系列改革制度性成果,在新的改革时期实现着新的改革愿景,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深改精彩答卷。

  改革红利加速释放

  放权让利,自古不易。“拿刀子割自己的肉,革自己的命”,步步生痛、步步艰难。然而,安顺市没有绕道而行,努力闯关夺隘,围绕如何释放改革红利,2016年,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加速释放改革红利的重要抓手,推动“需求侧”与“供给侧”同频共振。

  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改革没有禁区,改革就是要“动奶酪”。2016年,我市全面落实降低用电成本政策措施,推进电力直接交易。全市151户企业成功完成电力市场主体注册工作, 114户企业与省内火电企业签订了年度直供电协议,签约电量约25亿千瓦时,履约率83.3%,帮助企业降低用电成本近1.1亿元。

  电价改革只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注脚。过去的一年,安顺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抓手,出台了《安顺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和“三去一降一补”20项专项行动计划,协同推进相关领域改革。以披荆斩棘的勇气、勇往直前的毅力、雷厉风行的作风,向着难点进,朝着深处改,一批议论多年、阻力较大、长期难啃的“老大难”正在逐渐破解,全面深化改革的红利正跃然而出:

  调整16个市直部门的121项行政权力,取消行政审批事项250项,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40项;

  建立市、县(区)政务服务中心,250余家行政审批职能部门和25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进入一张网,进驻率达99%,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时限压缩了53.58%,在省级要求的基础上提高了3个百分点。市政务服务中心率先在全省实现部门自建行政审批系统数据共享;

  实施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营改增”改革工作,减税5亿元;

  开展简易注销改革试点,省政府要求作为经验在全省推行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

  成功创建全国首个“农村金融信用市”,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融资性担保公司和小微企业互动发展机制,推出了“微保贷”“特惠贷”“中小企业创业贷”等一批金融新产品,其中,仅“微保贷”就筹集1300万元设立风险代偿基金,为小微企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稳步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政府购买服务事项达336项,购买金额13107万元,涉及教育、卫生、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及政府办公辅助性服务等事项。

  ……

  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市场活力的“加法”,加减之间,红利释放,活力绽放。

  问题导向更加明确

  坚持问题导向,瞄准“靶心”治“顽症”。

  为解决改革推进中出现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交织”等难题,2015年,安顺市立足源头推改革,把社会治理创新纳入改革目标任务。2016年5月,以现场会形式召开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次会议暨社会治理创新“回头看”工作会议,实地“检阅”改革成效,确保把改革发展中可能出现影响民生、群众利益的问题处理好、处理透。与此同时,出台关于全面推进城市社区改革发展的意见等“1+5”系列文件,投入6143万元加强城市社区阵地建设。目前,已建成社区服务中心92个,社区服务站142个,实现了全覆盖。

  革除沉疴,从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冲破藩篱,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时间是常量,也是奋进者的变量。一年来,安顺市把改革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把问题导向贯穿深化改革的方方面面,法治、文化、纪检等领域改革有了新进展,经济、生态、党建等领域改革呈现出新特色,农业、社会等领域改革树立了新样板,多项改革得到省委书记陈敏尔、省长孙志刚、省委副书记谌贻琴等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

  一项项以问题为导向的改革,犹如春花竞放,此起彼伏,引人注目。

  围绕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破题。以“新型城镇化+”为主线,充分挖掘和发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对各行业、各领域的引领带动效应。探索出“一分三向”可复制、可推广的安顺模式,为全省全国提供了经验。获得中央专项建设基金项目6批次112个,获批国家安排基金63亿元,获邀参加了APEC城镇化高层论坛并作交流发言。

  围绕全域旅游着力。出台深化旅游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全域旅游发展“1+7”配套政策文件。整合资源组建市旅游发展委员会、黄果树旅游区工作委员会,改变了旅游发展“九龙治水”的局面。创新开展旅游综合执法模式改革,在黄果树景区设立旅游警察、旅游法庭和综合执法局,在全省率先成立全域旅游法律服务中心。

  围绕生态文明深化。编制完成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和贵州南部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建立健全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环境污染举报奖励等制度。率先在平坝区引子渡村、邢江河村、龙海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采用一体化污水处理技术;市污水处理厂一期提标改造在西南地区首家使用污水净化与环境绿化有机结合的新工艺;推进城区116座山体公园化绿地建设,城市绿地率达31%、绿化覆盖率达35.1%;森林覆盖率达到50%,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99.4%。

  围绕民主法治建纲。组建立法咨询专家库,通过了享有地方立法权以来制定的首部地方性法规——《安顺市地方立法条例》。加大重点领域生态环境保护立法,《虹山湖公园和金钟片区保护条例》《亚鲁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城乡规划管理条例》即将出台。与此同时,平坝区法院、检察院作为全省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分别设立了专门的环保法庭和环保检查科,集中处理全市环保案件。

  围绕党的建设施策。完善党的纪律检查制度,健全案件督办指导机制。成立5个巡察工作组对全市13个市属国有企业进行重点巡察,对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开展巡察“回头看”。探索建立健全目标管理、岗位责任、激励保障、约束惩戒“四位一体”从严管理干部制度体系,启动“带病提拔”干部倒查机制。镇宁自治县作为全省唯一一个县区,与兰考县、西柏坡、红旗渠等地一同登上中央电视台大型论证节目《全面从严治党·不忘初心》,西秀区双堡镇大坝村被中共中央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黄果树石头寨获“全省党建扶贫示范基地”殊荣。

  发展为上,改革当先。安顺的改革不是零敲碎打的调整,也不是碎片化的修补,全面系统的改革和改进,促进了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与集成,让安顺发展更有质量,让改革更有水平,大气磅礴的改革蓝图,也正一步步转化成安顺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

  探路作用愈加明显

  “我没有想过,工业发展滞后的贵州能在信息时代为全国提供什么经验。但是,现在这远山深土是如此生动地教育了我,令我不得不重新审视眼前的世界。”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著名报告文学家王宏甲在《塘约道路》一书中这样肯定“塘约经验”。是的,塘约就是在这样的远山深土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改革树立了标杆,探索了路子。

  围绕权属明晰抓确权,围绕市场价值抓赋权,围绕资产流动抓易权,通过对农村各类资源资产的确权、赋权和易权,有效激活了农村沉睡资源,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贫困人口成了脱贫的最好资源,农村集体所有制和党的基层基础不断夯实巩固,平坝塘约村实现了从国家级“二类贫困村”向“小康示范村”的嬗变,成为引领当地农村改革发展的新样板。

  2016年,塘约“三权”促“三变”改革吸引了全国、全省的目光。然而,塘约只是安顺农村改革中的一个缩影。为有效破解农村及扶贫开发工作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瓶颈,安顺市充分发挥“三权”促“三变”改革的探路作用,出台“三权”促“三变”“1+10”配套文件,有效盘活了农村资源资产资金,赋予了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为农村“松绑”,给发展助力。目前,全市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24.76万亩;集体林地勘界525.8万亩,确权率95.2%;小型水利工程确权登记14397宗,发证14322宗,发证率99.5%;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3987宗1336.17万亩,发证率100%;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143027宗2.5万亩,发证率89.41%;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3458宗,发证3132宗,发证率90.57%。

  与此同时,安顺市创新扶贫开发模式,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注重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登记注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758家,家庭农场32家,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193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43家;推进金融扶贫,建立“特惠贷”风险补偿机制,帮助贫困户“换穷业”,累计发放“特惠贷”16985.55万元,贷款户数5943户……边实践、边探索,安顺市“三农”及扶贫开发改革唤醒农村发展活力,催生了平坝塘约“村社一体、合股联营”、普定“秀水五股”等一批批农业农村改革的亮点如雨后春笋般在黔中大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安顺破解农村发展难题、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经验。

  2016年12月10日,中宣部《党建》杂志社和人民出版社在京共同主办“塘约基层组织建设经验座谈会暨《塘约道路》研讨会”,《塘约道路》一书正式发布,向全国讲述了塘约村蝶变的故事,也向全国传递出安顺变苦熬为苦干,创新探索农村改革发展的最强音。塘约村被授予中宣部《党建》杂志社联系点,安顺也成为《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贵州日报》等媒体关注的焦点。

  为农村改革树榜样,为农村改革探路子,安顺一路艰辛探索,一路风雨兼程,也将继续担负起改革先行者的历史重任,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联动格局更聚合力

  “既当改革的促进派、又当改革的实干家”。安顺市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努力做到理解改革要实,谋划改革要实,落实改革也要实,不仅在提高改革方案穿透力上下功夫,更在激活改革会议形式上出实招,创新构建起联动格局,最大限度凝聚了改革合力。

  2016年4月13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暨现代山地农业现场观摩会在平坝乐平镇塘约村露天广场召开,上千村民“围观”了会议,现场聆听了市级改革决策层的声音。这次“别开生面”的会议是安顺自我突破革新的壮举,也是广大干部敢想、敢干、敢改的真实写照。

  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改革的思路、决策、措施才能接地气、有人气。为解决改革重点推不走、亮点推不开、经验推不出这个“瓶颈”,安顺市经过反复研究考虑,从会议形式着手,改变以往“单位汇报、领导总结”的会议形式,将部分深改领导小组会议从市区开到县区、开到园区、开到村居,避免把群众当“看客”,引导群众共同为改革想招、一起为改革发力,让人民群众成为改革的“主角”。2016年以来,社会治理创新、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农村金融信用市创建……一个个现场会议的召开,一批批带有顶层设计性质的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相继出台,一项项具有标志性、关键性、引领性作用的重大改革举措陆续推出,已经召开的10次“现场”深改会,形成了“指挥部”与“作战部”的良性互动,激活了改革“一池春水”。

  拒绝高谈阔论,不踩虚脚,不放哑炮。安顺市的自我革新不仅于此,2016年年初,安顺本着“定岗不定人”和“与市级领导分管工作相一致”原则,将6个专项小组、23个专题组调整为13个专项小组、31个专题组,实行专题组组长负责制,左右协调、上下联动,有效解决了专项小组、专题组之间职责交叉、分工不明、运转不畅等问题。与此同时,安顺市把借助“外脑”与激发“内力”相结合,通过召开“三权”促“三变”改革研讨会、农村改革座谈会等,邀请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家农业部、林业部、水利部、中国社科院等20余名国内涉农领域专家学者为安顺深化改革“问诊把脉”,推动改革向纵深迈进。

  一年来,安顺市广大干部群众以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愚公移山的实干作风谋划改革、推进改革、落实改革,从顶层设计到基层探索,从室内“点播”到现场“点赞”,实现了“上”与“下”的良性互动,在全面深化改革这场实打实、硬碰硬的攻坚战中凝聚起了无坚不摧的改革力量。

  民生福利最大共享

  深化改革,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改善民生、造福民生,以新进展、新突破、新成效释放更多的获得感,才能实现民生福利的最大共享。

  千千万万的生活小事,构筑起市委、市政府的民生大事。一年来,安顺市用底线的刻度标注改革的温度,从社会关注的焦点、日常生活的难点中,寻找改革的切入点,教育、就业、养老、医疗等民生问题不断推进,一些“两难问题”得到破解,“群体焦虑”日渐舒缓,沉甸甸的“民生福袋”回应着群众期待。

  ——创新推进“电子社保”。自主研发18台社保卡制卡数据采集机,在全省率先实现社保卡制卡数据自助采集和率先使用“生物特征识别身份认证系统”,简化了数据采集流程,免除了拍照费用,减轻了群众负担。

  ——各类教育突破工程整体有序推进。目前开工项目312个,完成投资5亿元,完成率93.52%。289个标准化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和15所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建成投入使用,有效缓解了城镇“大班额”和随迁子女入学问题。出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方案,落实了乡村教师生活补助。

  ——脱贫攻坚成效明显。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34亿元,实施核桃、蔬菜等种养类产业化扶贫项目336个;安排各类扶贫培训资金1729万元,开展培训11685人次。52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全部开工建设,开工率100%。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102亿元,水利基础设施投资2.4亿元,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4亿元。

  ——医疗卫生综合改革大步推进。全市8家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于2016年4月通过国家和省级复核评估,平坝区被确定为省级综合改革示范县(区),县级公立医院全部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累计让利群众3800万元,安顺市深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做法得到省政府分管领导的充分肯定。积极探索推行医疗联合体“一体化”管理,多家医院“抱团牵手”,有效解决医疗资源不均衡等问题。

  ——成立“安顺市环卫公益协会”,发动全市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捐款,改善环卫个人工作环境和生活困难问题。

  ……

  看得见的变化、触碰得到的幸福,是改革推动下经济社会的“大跨步”。瞄准这些民生福利,才能以“小财政”托起“大民生”,才能给老百姓带来对未来最好的预期。

  蹄疾而步稳,踏石而有痕,在“时不我待”的改革意识下,安顺市绘就了改革攻坚之年的精彩答卷。时代的呼声,如火如荼,充溢着安顺建设者的胸廓;历史的召唤,如炽如潮,鼓舞着安顺建设者的士气,我们将继续以攻坚克难之势,抓住“最大的机遇”,挖掘“最大的潜力”,在新一轮的“改革赶考”中跑出好成绩、跑出好经验。(安改轩)

责任编辑:毛丽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