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过境民风淳
——安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作风建设工作综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将抓作风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切入口,按照“坚持中深化,深化中坚持”的要求,坚持抓“常”、抓“细”、抓“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纠正“四风”,党风政风得到明显改善,民风社风为之一新。
领导带头
让八项规定落地生根
自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我市始终将狠抓精神落实,作为全市作风建设的着眼点和突破口。市委常委会多次研究作风建设,对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反对“四风”等进行安排部署。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作风建设,推动制定了市委《实施意见》《安顺市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监管责任“签字背书”实施办法》等制度规定,多次听取关于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和市委《实施意见》贯彻执行情况的汇报。
各级党委(党组)把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等列入了党委(党组)中心组和基层党支部学习的重要内容,列入了干部学习培训的必备课程,层层传达学习,不断深化对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有关规定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真正做到在思想上、行动上和中央、省委、市委的要求保持高度一致。
积小为大 带作风整体转变
从治理公款购买贺年卡、烟花爆竹、月饼等具体问题开始,从一顿饭、一条烟、一次公车私用等一件件“小事”抓起,安顺市聚焦公款公权和“四风”“隐身衣”“新伎俩”,紧盯“关键少数”,突出重点单位,紧盯元旦、春节、清明、端午等时间节点,针对节假日期间易发多发的公款吃喝、公款送礼、公车私用及违规发放津补贴等突出问题,深入宾馆酒店、山庄、农家乐等休闲娱乐场所、超市、特产店及公墓等地点,密集开展明察暗访,及时发现查处曝光违规违纪问题。
同时,针对重点难点问题,安顺市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集中力量和时间开展专项整治,一件一件地抓,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加以治理,初步形成“发现—整改—查处—规范”的长效系统整治机制。
2013年以来,全市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979件,处理1122人,给予党政纪处分251人。
抓具体问题、抓关键节点,以钉钉子精神看住一个个节点,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动真碰硬、寸土不让、持之以恒,狠刹作风固疾陋习,积小胜为大胜,带动作风的整体转变。
持之以恒 促民风社风向好转变
自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我市坚持一寸不让、严纠“四风”,对不收敛、不收手,隐身变异企图规避监督检查的违纪行为,始终坚持一律从严查处,并点名道姓通报曝光。2013年以来,市纪委共点名道姓通报曝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典型案例117起133人。
查处不是目的,形成用纪律和规矩管人管事常态化才是关键。近年来,全市坚持“一案双查”,对查处的典型问题,除追究当事人责任,还严格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领导责任,倒逼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切实担起日常监督之责,严格干部队伍的监管,让党员干部自觉知敬畏、守规矩、明责任。
优良党风政风凝聚党心民心,其良性示范也带动社风民风转变。2016年,在有效整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大操大办婚丧喜庆事宜的基础上,安顺市又进一步深化拓展,制定出台了《安顺规范民间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指导意见》,在全市范围内推动规范民间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工作,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移风易俗,培育崇尚文明、节俭办事的社会新风尚,坚决遏制城乡各类巧立名目滥办酒席借机敛财、相互攀比的不良风气。这项工作获得了许多老百姓的支持与点赞。
几年来的努力,干部作风虽有好转, 但“四风”问题仍敛而未绝、树倒根在。为进一步深挖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全市打出了一系列作风督查“组合拳”:在全市范围内启动了单位食堂专项检查工作;成立会风会纪督查组,严格市第四次党代会召开前后的会风会纪督查;严明元旦春节作风纪律,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典型案例进行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安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安顺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仲强)
上一篇:
市水务局机关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
2017-01-20
下一篇:
做好产业扶贫 推动黔货出山——访省政协委员朱国安
2017-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