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机耕道 草山变宝山

2017-02-07 17:53:00    来源:   安顺新闻网      

村民割草卖增加收入

  本网讯 近年来,关岭自治县将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按照“扶贫产业发展与基础设施及社会事业同步推进”的理念,把强化产业扶贫机耕道建设作为立足区域优势扶持生产和就业推进精准扶贫、发展区域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坚强保障,逐年加大对机耕道建设的投入力度。关岭新浦镇就是该县加大机耕道基础设施投入,将资源变成财富的一个典型。

  据了解,新铺全镇人均耕地不足0.7亩,山多田地少,水资源缺乏,地形地貌以山地草坡为主,人口居住相对散,交通不便利。

  截至2016年底,在扶贫资金的帮助下,新铺镇机耕道建设总里程数达到了75公里,覆盖荒山草坡7万余亩,初步形成了国、县、乡道与机耕道、生产便道相结合的农村路网结构,

  机耕道的修建,有效的改善了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推动贫困农户脱贫致富,助推区域经济发展。最明显的效果就是将草山变为宝山,通过机耕道的建设,方便群众上山割草出售,平均每人每天可收割荒草600-800斤,按2角/斤收购价计算,每人每天收入达120元-160元,解决1000余人就业问题。以此同时,为“关岭牛”养殖奠定坚实基础,通过机耕道的建设,极大方便群众种植饲草、饲料构树、饲料玉米,为“关岭牛”养殖提供了更多的饲料来源。

  机耕道的建设,同时还起到了防火带作用,它既降低造林成本又起到防火隔离的作用。该镇以道路先行,便道修到哪里,林造到哪里,山绿到哪里,确保种一棵成活一棵,最终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目标。

  再是发挥土地资源优势,通过机耕道的建设,增加荒山的利用率,减少群众的人力成本和运输成本,也促使群众重新耕种荒废的土地,让群众的收入大大增加。

  “建好一条路,惠及一方群众,带活一方经济发展,让我们更好的带领群众精准脱贫”该镇一干部充满信心的这样说。(安顺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隽)

责任编辑:李红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