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驻进民心 理顺民意迈小康

2017-02-20 19:27:05    来源:   安顺新闻网      

——紫云政法委驻格东村同步小康工作小记

  紫云自治县猫营镇格东村曾是远近闻名的历史文化村,而今,在不少人们看来,格东村已成为难以治理的“软弱涣散”村。

  2016年4月,紫云县政法委同步小康工作组入驻格东村以来,工作组逐步理顺民意、解开民怨,已过近1年的努力,把群众把思想和精力放在抓生产、谋发展,扭住一股绳共同奔小康路上。

聚集老年活动室看影视

  把脉:找准结症确定对象

  格东村有18个村民组,719户3016人,其中,建档列卡贫困户138户527人。格东一组、二组是一个大寨子,该大寨子是一个小有名气的历史文化村,居住着罗、吴、袁、送四姓人家,每次村里换届选取或举行活动以及决策时,格东村四姓人家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分歧,影响格东村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

  紫云县政法委工作人员吴定东、龙梅进驻格东村后,通过走访与群众交心谈心得知,格东群众的思想分歧大多来源于家族观念,产生了家族最是可信的人误解,其实,一个地方的发展需要有一个能带头、敢担当、有作为、有策略的人来引导。

  “在未来格东之前就早有所闻,这个村工作难做。”吴定东说,格东村是近年来有名的“软弱换散村”,他们除了走访通过走访,与大多群众交心谈心外,还采取上党课、定期召开党会等方式,动员党员作群众的思想工作,逐渐解开群众心中的各种顾虑。

  在去年的换届选举中效果明显,格东村的这次选举一次成功,驻村工作组考虑到格东村是一个3000人以上的村,按照上级相关规定可以有两位村级副主任,这样增加了格东村支委组织建设和工作能力。

  破题:抓住关键突破重点

  2月20日,记者走进格东村格东老寨子,寨中道路干净整洁,道路边还安装有太阳能路灯。在原格东小学的一间教室里,不少老人坐在一起下棋、聊天、扑克,没有爱好的老人则坐在电视机前看影视。

  为整治格东寨脏乱差现象,驻村工作组与村委会商量后决定,在每家每户家门前摆放一个用于装垃圾的箩筐,要求村民保持自家宅前宅后的清洁,并要求凡是居住在寨子里的人家每月每人缴纳1元钱的卫生费,用于请车辆将垃圾转运到垃圾场的费用。但有的村民不理解,吴定东与龙梅想出了一个办法,把寨子里有威望的老年人集中起来,成立一个老年协会,在应对一些不便处理的事情时让老年协会去做思想工作,这在处理个别不爱护环境的村民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寨子里曾有一户人家不讲卫生,我们以老人的身份要求该户人家立即把房前屋后打扫干净。”格东老年协会吴应璋说,该户人家起初不情愿,居住在干净的环境里后,最终还是理解了。

  为凝聚民心,吴定东和龙梅两与相关部门协调后,要来一间原格东小学教室作为老年活动中心,并从单位要来1.5万元资金,买来电视机、饮水机、火炉、桌子、棋牌等,摆放在老年活动室里,供老年人们使用。这样既增强了群众凝聚力,又让人们多了一个玩耍的地方,破解了以往家族间少有往来的局面。

干净的格东寨子

  策略:凝聚民心迈步小康

  格东村不仅是一个出了名的“软弱涣散村”,还是一个上访较多的村寨,为了解决这样难题。吴定东与龙梅进驻格东村后,通过与上访户直接交谈,得知这里的上访户的诉求大多是些小事,大多是能够解决的,在知晓情况后,他们采取协调的办法,将村里的一件件上方诉求就地解决,自他们入驻格东以来,没有出行一起上访案例。

  格东村是一个山清水秀、土地肥沃、宜居宜游的好地方。在县政法委驻村工作组和村支委的共同努力下,格东村环境大大改善,格东人的思想也发生了大的转变,各栋迎来发展的大好时机。

  格东村有一个龙潭,每遇下大雨就会有大量七星鱼流出,每到这个时候常有村民去抓鱼,据理解,七星鱼味道鲜美,生长条件对环境要求较高,市场上很少有卖,如果能将这一天然资源打造一个地方特色产品该有多好。

  为了打造七星鱼这个地方特色,驻村工作组与格东支委商讨后,准备利用龙潭里流出的七星鱼来养育繁殖,依托格东优越的地理环境建一个大型七星鱼养殖场。并已把项目计划申报给上级相关部门,该项目预计投入资金300万元,计划建10个大鱼塘。该项目落成后,对格东村的经济发展将会起到龙头带动作用,有利于解决贫困村民的就业增收实现共同奔小康。(安顺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姚福进)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