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会代表在普定县沙湾农业大观园观摩点
一湾碧水,满眼葱郁青山,从西秀区九溪、浪塘的乡情水韵,到普定梭筛片区的灼灼桃花,普定沙湾万亩果园百花齐放,3月的安顺春意盎然、各美其美,徐徐展开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3月28日,2017年全省水土保持现场工作会议在安召开,200多位来自省水利厅、全省9个市州及贵安新区水务系统的相关负责人和专家代表深入西秀区和普定县,就我市近年来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部分区域进行实地观摩。
“保住绿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以打造“绿水青山”为目标,将水土保持工作纳入重要工作内容,落实水土保持政府目标责任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积极推进清洁型小流域项目建设,让岩石变沃土,在改善人居生态环境的同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参会代表在西秀区溪浪清洁小流域观摩点
村前碧水翠岸,亭榭掩映,水转风车,西秀区溪浪清洁小流域是本次现场工作推进会的观摩点之一,与会代表们走过临河栈道,纷纷感叹水墨山村的清新之美。自2013年以来,通过开展生态文明环境清洁小流域建设,域内坡耕地得到全面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达到90%以上,村庄生活垃圾处理率和生活污水处理率均达到80%以上,出口水质达到三类水标准以上,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提高,于2017年3月1日月被命名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清洁小流域建设工程。
“安顺市的水土保持工作在政府导演、水保搭台、各部门共唱一台戏的统一规划下,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为我们全省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值得推广的好经验,其它市州今后在争取建设清洁型小流域方面可进行借鉴。”贵州省水利厅水保处调研员吕涛表示,溪浪清洁型小流域是在中央对生态提出更多要求的形势下,安顺水务系统结合所在流域特点、水土流失特点以及土地利用方式,从流域的山顶到沟谷、沟道形成生态修护、生态治理、生态保护的三道防线。通过合理布置工程、植物和农业综合措施,进行综合治理,达到净化水质、控制水土流失、美化生态环境的最终目标。
代表参观西秀区溪浪清洁小流域观摩点
“今天观摩沿途村容整洁、鸟语花香,特别是溪浪清洁小流域治理项目带给我的启发很多,把部门资金进行整合,将小流域治理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旅游业的发展结合得非常好。”百里杜鹃水务局和生态移民局副局长陈福贵告诉记者,这种模式对于百里杜鹃以后的发展很有参考和借鉴价值。
山上种绿化树、山腰种经果林、山下发展高效农业,位于普定县城关镇的沙湾农业大观园,是属普定县循环农业示范园中的精品水果园区。近年来,普定县委县政府整合多个部门的项目资金,加强相关水利配套设施建设,先后建成了沙湾物联网系统工程,建成集管灌、喷灌、滴灌、渠道灌等各种灌溉设施和自动化、信息化、水肥一体化的现代高效节水灌溉系统,切实提升区域内的水土保持工作。
普定县梭筛片区桃花绽放
观摩中,来自毕节市的水保办主任孟天友用“不虚此行”来形容到此参观的第一感受。他说,看到沙湾山区现代农业项目区,创新管理方式,科技含量高,信息化建设非常全面,利用了手机APP实现果园浇水、施肥、病虫害等方面的管理,值得毕节市学习。
“近年来,水利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建好后,如何‘管’、如何‘养’成为了大家面临的问题。”清镇市水务管理局水保科科长郭剑说道,在这个问题上,普定县沙湾农业大观园给我们展现了一种新的经验,就是成立组织,让村民参与到管、养中,感受到水利建设和运用的重要作用,也使得农民真正的受益。同时,沙湾农业大观园还结合农旅一体化,配套相应的农业产业,形成了良性循环。
西秀区溪浪清洁小流域观摩点宛如江南水乡
石头开出生态花,岩山结出富裕果。在普定县夜郎湖坡上,记者看到石漠化严重的梭筛片区,经过多年的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有效的解决了石漠化山区工程性缺水问题,如今的梭筛生态环境良好,粉红色的桃花盛开在石头山上,漫山遍野,美不胜收,待到丰收时节,朵朵桃花将会变成累累硕果,让农民的腰包真正鼓起来。
“普定县梭筛片区作为石漠化严重的地区,水源的涵养差,当地通过种植桃树,再加上水利部门的小水利配套设置,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水土保持工作,通过果园的带动,引导群众积极、自觉的投入到水土保护中来,果园的的收入又致富了农民,真正实现了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毕节市金沙县水保办副主任杨国江感慨的说。
在普定县梭筛片区观摩点参与会代表听取讲解
在普定县梭筛片区,看到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后,孟天友把梭筛片区比喻为是典型的山旮旯里创造的奇迹,连用“没想到”来形容。他说,石漠化这么严重的地方,创造出“梭筛桃”的这个品牌,通过水土保持治理,能够把老百姓的农业产业结构真正的做起来,做成生态旅游区,真是大有前途、大有作为,这些经验值得推广!(安顺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鲁开伟 唐琪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