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评论员
塘约之变,关键在改革,根本在好的基层党组织。
塘约之约,是把殷殷嘱托变成现实,是共产党人引领群众同步小康的责任担当。
塘约经验,是“党建引领,让小支部发挥大作用”,是“改革推动,死资源变活资本”,是“合股联营,小农户变成大股东”,是“村民自治,小条约治理大难题”。
塘约模式,是以改革深耕希望田野,向改革要动力,充分激活农村内生动力,形成推动发展的簇新力量,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再造和乡村治理模式重构,实现强农业、富农村、惠农民。
塘约之路,是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努力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之路。
塘约奇迹,不是出了多少富翁,而是极短时间内实现了对贫困户的逐户销号。让每个村民用自己的生动实践诠释了小康梦、中国梦。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塘约村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激活农村沉睡的资源、资产、资本,对全村土地经营权、林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和农村集体财产权等“七权”进行登记备案、确权颁证、评估认定,通过产业和股份把农业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民的利益联结起来,让分散的资源聚集化、模糊的产权清晰化、集体的资产市场化,再造双层经营“统”的功能,探索推进农民由“分”到更高层次的“合”,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增强了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走出了一条西部贫困地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改革新路。
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塘约故事,不仅仅是一个迅速脱贫的故事。省委书记陈敏尔考察调研时说:“塘约村只用二到三年时间,就从贫困村变成小康村,关键在于抓住了农村改革这个牛鼻子,根本在于有一个好的基层党组织。”
心中有梦想,肩上有担当。众手绘蓝图,同步奔小康。
追求梦想,离不开正确的方向;团结奋斗,更需要引领的力量。
塘约村党支部推行包括全体村民在内的“强弱联合”合作社,丰富和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推动多要素联动,着力“带动”农民而不是“代替”农民、“融入”农民而不是“挤出”农民,把改革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村民。塘约人因此对自己的路子有了更多的发展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
塘约村合作社走的同步小康的道路,正是像习近平总书记讲的那样:“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
历经空心村、“三留守”的痛楚,农民需要一个精神焕发的村庄。而塘约发展之路正是激发广大群众的内生动力,运用再造集体经济产生的凝聚力,重构乡村治理体系产生的向心力,根治当下的“三农”病,解决决战贫困、同步小康阶段扶贫帮弱的问题,体现了基层组织更牢固、抱团发展路更宽、帮弱扶贫不走样的发展自信。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无论是塘约村村支书左文学,还是海雀村原村支书文朝荣,以及岩博村村支书余留芬等,正是这一批批一茬茬的优秀基层共产党员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展现出念兹在兹、须臾不忘的为民情怀,引领发挥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作用。
提及中国农村土地改革,贵州在其间可圈可点。无论是“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顶云经验,还是湄潭首创的“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清镇诚信农民创建活动,还是近年来六盘水市探索的农村“三变”,……这些“集大成”的改革实践,有对方向的坚定自信、有对问题的深刻洞察、有对大势的准确把握,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干别人没有干过的事,推动着我省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既是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实践前后相续,也是人民群众的各种历史首创,一步一个脚印,最终把脚印连成道路、用石头建做桥梁,回答了“什么是发展”“如何更好发展”的问题。
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和决战区,贵州要全面建成小康、实现跨越发展,领导力量在党,骨干力量在党员,依靠力量在人民。
以使命意识、担当意识成就共同梦想没有终点,塘约的探索实践刚抵达新的起点。塘约之约“再出发”,以“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砥砺书写和激发贵州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及其带来的发展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