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紫云自治县板当镇小寨关村是山上的村庄,这里土地、水源资源虽然较好,但村民们的思想观念滞后,人均受教育程度低下,产业落后。2016年3月,南方电网安顺供电局李敬被派驻该村担任“第一书记”以来,经过实地实地调研走访,对该村的精准扶贫作了有些行之有效的规划。
小寨关村辖15个村民组,共775户总人口为3160人,2016年最新核实的贫困户205户,人口707人,贫困发生率22.3%。 村民的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为主,村里主要种植业水稻、玉米、薏仁米、烤烟等。
近日,记者来到了小寨关村,刚到小寨关村委会就迎面遇到了穿着水鞋准备出门的李敬。原来今天下雨,李敬正准备前往地质灾害点查看山地滑坡情况,简单的打过招呼后,记者与其往往。
“乡村空气虽好,但不是度假之地;要来驻村就要为村民做点实事,要么就不来。”李敬说,刚来到村里就听闻或多或少的闲言碎语,虽然以前和基层群众或多或少的打过交到,但要天天住在村里,与村民们深入接触多少还是有些担心,怕自己能力不够做不好。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大量的走访交谈,让他感觉到村民们充满着满腔的热情和未来发展期盼。
驻村帮扶,怎么帮?、怎么扶?李敬意识到只有摸清了村情民情,“对症下药”才能收到帮扶的效果,为彻底了解清楚村情概况,也为进一步拉近自己与老百姓之间的距离,李敬来到小寨关村的头两个月大多时间都花在走村串户上,通过挨家挨户走访,与村民聊天,详细了解每户村民的家庭状况及村里的基本情况。
“小寨关村山好、水好,就是地太零散了,集中连片发展大规模产业不太现实,同时在资金上也相当匮乏”李敬说,要让贫困村民脱贫致富,需要产业来支撑;通过走访了解,他还了解到这里的村民都是以种植传统农作物为主,对缺乏利用本地“三农”资源来发展高效农业增收脱贫致富的思想。
为把村民们的思想从种植传统农作物扭转到发展高效益的种养殖业或创业就业中来,李敬多次召集村支委到村民居住的庭院、劳作的田间地头去作思想动员工作,向群众讲解国家相关扶贫政策和“脱贫攻坚·同步小康”工作的最大意义,阐明新一轮的扶贫工作不是走过场,而是要踏踏实实做事,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通过驻村干部和村支委的努力,小寨关村养猪大户20余户,养牛大户10余户,贫困人口从2015年的1185人下降到502人。
为让小寨关村有规模大、效益好的产业,去年10月份,小寨关村召开了有县扶贫办、板当镇政府政府以及村支两委及村民代表参加的谋发展探讨大会,参与会人员纷纷献言探讨,并作出了建设黔电菜园蔬菜大棚基地的决定。
“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决定发展进程。”李敬说,项目确定后,由于资金欠缺,他通过自己的“娘家”单位南方电网,筹集资金30万元并与相关部门多方协调。于是乎,小寨关掀起了一场以产业脱贫为主的脱贫攻坚战,黔电菜园蔬菜大棚基地兴建在即,去年12月底一个崭新的黔电菜园蔬菜大棚基地就出现在了小寨关村。
李敬说,大棚占地5200多平方米,发展的是有机蔬菜。目前,已栽种大棚蔬菜约15亩,露天栽培40多亩。等到投产以后,贵州电网公司所属食堂将作为黔电菜园蔬菜大棚基地的固定客户,这也给了村民们一个保障,让大家有信心,种的好,销得出。黔电菜园蔬菜大棚基地只是小寨关村发展规模高效农业的开始。接下来,他们将启动实施的还有肉牛养殖、林下养鸡和肉类加工等项目。通过“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农户”经营模式,以土地和劳动力入股的贫困户可按比例分红。按照规划,小寨关今年年底出列。(陈胤帆 安顺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姚福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