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正在为自家田里的大葱除草
最近一段时间,在平坝区天龙镇二官村,到处都有村民在自家田间忙活。“我们家新种的大葱长得不错,你家的怎么样?”“我家的长势也很好。”“蔬菜今年应该也有好收成。”“机耕道要开始修了吧?再不修,等收了蔬菜又拉不出去了。”
大家边干边聊,聊的内容也大多跟蔬菜种植有关……
二官村距离天龙镇不算远,从天龙镇出发,沿贵安大道直行不到5公里,夹在平坝和西秀区的中间地带,地理位置不算偏僻。然而,截至目前,全村15700亩广阔土地上的17个村民小组1190户4561人中,仍有低收入困难户100余户300余人。“我们二官村有宽广的土地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富裕精壮的劳动力,我们不该浪费这样的优势,反而守着贫穷困苦过日子。”二官村“底子”不错,却一直富不起来,反而导致大量的人口外流务工,自家田地荒废了,自家儿女成了留守儿童,自家老人成了空巢老人,这是几年前二官村普遍存在的现象。
近年来,我市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启动脱贫攻坚战略行动,全面推进全市各困难村定点驻村包干扶贫工作,二官村抓住机遇,谋定而后动,探索“带头脱”“家家干”“四个一”等致富方式和工作机制,拓宽村民增收门路。
村支书王秀明耐心讲解大葱种植技术
“带头脱”:老王觉得“村支书带不起头很丢脸”
采访当天,驱车刚进入二官村,看到村民们正在田间地头忙碌。他们中,有一个人干得格外起劲,那就是村支书王秀明,他没有在村委会办公室等待我们前去,而是在自己蔬菜地等待我们一行。
“坐起等也是等,何不如在村口的蔬菜地里等,还可以做到点活路。”说到这儿,50多岁的王秀明朴实而黝黑的脸上露出笑容。过去,王秀明家主要种玉米和水稻,一年一季下来赚不了几个钱,房子是老房子,平时出门连件体面的衣服都没有。
从2008年当上支书后,王秀明就有了“作为村支书不带起头来脱贫致富很丢脸”的想法来。那年开始,他就开始为了整个村的发展开始各种跑路子、找项目,目的就是为了充分把村里的土地利用起来,改变传统的一年一季模式。然而机会不是偶然的,那时,隔壁芦车坝村种植蔬菜已经远近闻名,王秀明就想去看看,学习他们的种植经验,去到芦车坝村的第二天正好遇到贵阳大明种业公司的前来推销大葱种子产品,听推销的人介绍,大葱只要种植合理,管理得当,亩产八九千斤不成问题……
于是回到家里,立即把家里的近15亩土地都种上了大葱。翻土,堆肥,除草,浇灌,剪葱花……几个月下来,王秀明种下的大葱就冲破泥土长出秧苗出来。王秀明握着锄头,小心翼翼地护理着这些秧苗。在他眼里,这些葱苗就是他过上好日子的希望。
“当时村里人不理解,家里人更不支持,但是第一批种下的大葱就实现了亩产8000斤,当时拉到石板蔬菜批发市场去,12万斤大葱三天时间全部买完后,我就成为了二官的名人了,就在当年自己花了八万元也买了一台小轿车,一家一户的都跑来问我。”王秀明说,当时就是尝试性的希望通过种植大葱走出一条致富路,自己带起头来,带动全村人走出贫穷困境。
其后几年时间,王秀明通过走村串户、召开院坝会、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不断发动村民种植蔬菜,二官村的蔬菜种植产业由点、线、面不断扩大的方式不断发展壮大,通过近几年发展,去年,二官村9000亩大葱实现了产值4000万元,4000亩辣椒实现产值2000万元,2000亩白菜实现产值600万元,再加上750亩的其他经济作物实现的100万元产值,仅仅2016年一年,二官村的蔬菜种植产业就已经实现了近7000万元的总体产值,经济体量不可谓不大,脱贫效益不可谓不好。
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发展蔬菜种植产业,是王秀明的增收方式,是二官村摸索的致富方式中的一种--“带头脱”,即某一致富能人发展增收项目,发挥自身能力,走向致富道路,先带头实现脱贫致富。截至目前,二官桥村通过宣传引导,提振村民精气神,调动有发展基础的低收入户的主观能动性,基本已经实现整村种植蔬菜,发展蔬菜产业实现脱贫致富。
二官村长势良好的大葱
“家家干”:整村蔬菜种植的受益者
鲍敏是二官村一组的村民,对她家来说,蔬菜种植是使自己一家走出困境的好路子。2009年,鲍敏家遭受了大火灾,经济损失严重,房屋焚毁,多年存粮毁于一旦,一家人的希望都寄托在了那5亩土地上。如果按照原来家里种稻子和包谷,一年收入3000来块,还累死累活,不知道多久才能摆脱火灾带来贫困局面。
那时二官村的蔬菜种植才刚刚起步,通过村支书王秀明的带动全村已经有了百分之三十左右的农户开始了蔬菜种植。火灾之后,鲍敏一家面临的是生存问题,于是蔬菜种植成为了她家的不二选择。“因为亲眼看到王支书家种一年的大葱就买小轿车了,所以种蔬菜应该不会错。”鲍敏笑呵呵的对记者说。事实证明,鲍敏一家的选择是正确的,短短两年时间,她家就重新盖起了新房,并购置了家电,一扫火灾给全家带来的阴霾。
通过一个技术成熟、产业领先的种植户,带动一个乃至一片困难户增收,这就是是天生桥村探索的又一种致富方式--“家家干”。
许双生是二官村十一组的村民,起先几年他并没有跟随全村一道种植蔬菜,只是帮助村民搞点蔬菜运输,平时各家蔬菜农忙时,帮忙打点零工。“那几年,生活质量总是提不上来,平时还好,一遇到家里急用钱时就知道抓慌。”通过那几年帮村民运输蔬菜,看到的也多了,平时也积累经验,在帮忙打零工的同时学到了扎实的蔬菜种植技术。“这几年我有了点积蓄,从去年开始,我就决定把自家的几亩地都种上大葱,用上这几年的经验,让收入更多。”许双生说。
二官村的“家家干”模式,并不仅限于此。村里还发挥同步小康驻村干部作用,鼓励干部向基层流动,抓好村支两委、驻村干部、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三支队伍”建设,聚力扶贫解困。
“我家富起来,不忘你家穷;你家富起来,会来帮我富。”村主任甘兴文说,在二官村,这样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四个一”:让蔬菜种植惠及每家每户
在二官村村委会会议室里,墙壁上张贴的五张脱贫攻坚战略图格外醒目。
“二官村的村情决定,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继续发展蔬菜产业带领村民致富,我们正在摸索‘四个一’的扶贫工作机制。”韩克益说,所谓“四个一”,就是选准一个产业、打造一个龙头、创造一套模式、完善一套机制。
二官村蔬菜种植面临几个问题,虽然规模大,但是基础硬件设施配套不齐全,产业链不够完整,不能够充分利用政府扶持政策……最终导致坐拥良好条件,却不能借势而为、顺势而动、取势而成……
“我们在充分考虑二官村地理优势与周边村发展的关系的前提下,统筹项目计划,明确规划以蔬菜产业为重点,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统领,走山地特色农业带动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子,实现蔬菜产业产业对低收入困难群众的全覆盖。”韩克益说,在未来两三年内,我们将以二官村蔬菜交易市场为基础,建立完善二官蔬菜“产供销”一体化的蔬菜产业链条,力争将二官村打造全市蔬菜产业的龙头,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我们始终有理由坚信,二官村的天然资源优势能够带动致富,实现脱贫的。我们要加快蔬菜产业的发展壮大,让蔬菜种植惠及每家每户。
王秀明为记者详细讲述自己栽种大葱的历史
■驻村干部名片
“尽所能,干实事”
姓名:韩克益
职务:平坝区群总工作部(信访局)干部、二官村驻村工部
驻村时间:13个月
“尽所能,干实事,无愧于心。”驻村以来,韩克益铆足了劲,带领群众建设属于二官村的蔬菜交易市场、协调专业机构检测二官村土壤水源安全、多方奔走协调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借助产业扶贫政策协调相关单位帮助二官村打通与修建了联通各个村民小组蔬菜基地的机耕道近百公里……桩桩实事办下来,村里正在逐渐发生变化。
“离开之前能为乡亲做点实事,心里踏实。”韩克益说。
■记者手记
听民意
方能精准帮要点
在二官村采访时,我们听到了这样一件事:二官村的经济支柱--蔬菜产业发展生机勃勃,对于平坝区及西秀区周边村寨的脱贫致富有着巨大影响力,但是全村依然面临着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的现实困难,全村90%以上的村民通过不同方式、渠道,反馈自己的发展需求和想法。
要致富先修路。二官村发展蔬菜产业的“要点”就是有一个健全的交通路网,一个能够将他们所种植的蔬菜运出来的交通路网。脱贫攻坚,脱的主体对象是村民,提出最迫切需求的是村民;精准扶贫,就是要从项目谋划之初就精准把脉。为此,制定扶贫方案,当然应该充分听取“当事人”的需求,了解困难户和广大村民的“要点”,精准施策。(冯倩 安顺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