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要评自己为“安顺最美护林人”,西秀区老落坡林场九龙护林站站长张正友有些难为情,因为他认为自己护林护了大半辈子,不是想图什么荣誉,而是自己喜欢与青山为伴,心甘情愿地守护森林。
张正友和山林结缘,得从1976年说起,那时的他还是个刚满16岁的青年,为了挣工分养家,他成为了乡镇林场的一名护林员。整天在林海中穿梭,张正友虽然没有专业文化知识,说不出专业的理论,但他慢慢摸索出了一套实用的护林经验。通过仔细观察,他知道了苗木移栽种植该怎样选种、浸种和整理苗床,哪个坡头适合种什么树,哪种树种在什么地方生长才快,怎样根据地形、风向处理火警才最有效。
1981年,土地下放,村里家家户户都分到一片荒山,别人得到光秃秃的荒山觉得没什么赚头,但张正友却把分到的几十亩荒山当至宝。他没日没夜地开荒种树,锄头、镰刀、弯刀不知道用坏了多少,最终让荒坡变成了茂密的小树林。那些小树在他的精心管护下,渐渐长成了高大的林木。在此期间,他还饲养了牛和马,家里的经济宽裕了,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
1996年,西秀区国营老落坡林场向周边村寨招聘临时护林员,由于张正友具有多年的护防工作经验,在招聘测试时,他顺利过关,成了国有林场的一名护林员。在进入林场工作后,他用了很短的时间熟悉了林场的地形地貌,且敢于说真话,说实话,为林场的林地纠纷工作和防护工作减轻了很大压力,这不仅得场内广大职工肯定,还获得林场领导的多次表彰。
当时,盗伐林木事件时有发生,林场从整体综合素质方面考虑,觉得张正友在护林工作中尽职尽责,又是地方人,在群众中有一定威望,于是便委任他为林场老虎洞工区、九龙工区的主任。身兼两大林区护林站长,8000余亩的管护面积,张正友更忙了,每天都要到各站点安排具体巡查、宣传、瞭望,同时还要兼顾村集体林场。从业多年,林区周围的每一个村、每一座山头每一个小地名,张正友都了如指掌,为确保每个护林员都能熟悉所分管的片区地形,张正友就分期带着护林员去巡山,仔细向他们介绍每个小地名,让大家做到心中有数,便于防范管理。
护林如命,敢于说真话,对毁坏森林的不法分子绝不心慈手软,这是张正友在护林工作中的一贯行为。为此他没少得罪人,甚至还遭到打击报复。2001年,因为制止了一起偷砍树木的行为,让林木偷盗者心生怨恨,趁他外出巡山时,将他家里砸了个稀烂,还威胁他的家人带话叫他少管闲事,否则家里人将有生命危险。这件事让张正友的母亲和妻子很害怕,劝他不要再干这份得罪人的工作了。可张正友仍然义无反顾,一如既往的扎在林区工作上。他告诉母亲和妻子不用怕,他们如果敢乱来的话,等待他们将是法律的严惩。他不仅没有停止护林的工作,还向林场推荐自己的兄弟加入护林工作。2008年,他儿子中学毕业后,他做通了全家人的思想工作,让儿子也到林场干起护林工作。
为了提高林区的管护效果,张正友多次向林场提出承包管理的建议。他一家承包了4000亩山林,与林场签订防护目标责任书,对林区进行包片管理。
2010年,张正友一家被招聘为公益性岗位护林员,社保、医保等方面得到了充分的保障,他对护林工作更加上心了。为了制止林区村民放牧的行为,他挨家挨户地进行森林防护知识的宣传,并在自己家门口竖起了防火执勤报警点,联系当地有山林的农户开展联防联消,共同管理。这一管理方式起到很好的管护效果。
2010年因久旱无雨,让林区遭受了一场森林大火,火势迅猛地蔓延至张正友管护的片区,他得知消息后,组织50余名村民奋不顾身地上山救火,一直等到大火全部熄灭才下山。对此次火灾,张正友有些怨,他认为是林场管理不到位和失火林区的护林员工作不上心造成的,导致自己也遭受了池鱼之殃。眼看着自己苦心守护的树木烧成碳灰,张正友有些心灰意冷。但当林场作出重建的规划后,他又再次热血沸腾,主动请缨承包他所分管片区的造林任务。目前,他承包的造林、抚育工作,都经过了各有关部门的验收。
作为一名基层护林工作者,张正友在平凡的岗位做着平凡的工作。无论成功、失败、表彰、威胁、打击、报复,都与他从事的护林工作有关,但他常年与森林为伍,早就练就一副宠辱不惊的刚毅性格。几十年来如一日,默默地把青春与汗水洒在了这一片山脉,只为心中只那个坚定的信念:让山长绿、树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