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在大山,长在大山,大山有我成长的记忆,她养育了我,我不能对不住她。”这是普定县猴场乡乡林场护林员龙礼富对大山庄严的承诺,为了这个承诺,他用24年的时光来守护大山的一草一木。
在大家的眼中,龙礼富不仅是一个朴实的农民,还是一个 “傻子”。为什么说他傻?得从24年前他放弃收入不错的挖煤生意,改当没什么收入的护林员说起。
龙礼富在观察大树
猴场乡境内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24年前,该乡很多人都从事着挖煤卖的营生,30岁的龙礼富也是其中一员。“当时我们一天能挣二三十块钱,相当于现在的五六百元呢。”龙礼富告诉记者,有了这份收入,一家人的生活过得还算舒适。然而,一次小小的意外改变了龙礼富的人生轨迹。
记得那是1983年3月的一天,龙礼富在挖煤回家的路上发现乡林场内起火,惊得他赶紧上前扑灭,还好火势不大,又被他及时发现,才避免一场森林火灾的发生。灭掉火后,龙礼富担忧地想到,“如果不是我发现了这个火,那这片森林怕是要遭殃了。”于是,龙礼富就有了当护林员的念头。
说干就干,第二天,他找到当时的乡林场护林员李龙学,问自己能不能加入他们的护林队伍。恰好当时有一位护林员不干了,他就顺利地成为了一名护林员。而当时的护林员工资一年只有200块钱,为此,他没跟家里人少吵架。
当了护林员之后,龙礼富发现附近的村民老是把牛马赶进林场,许多小树被折断。以前的护林员也多次打招呼,可效果不佳。为了制止这种不良现象,龙礼富想出了一个办法,凡是被他抓住进入林场的牛马,折断一棵树他就要求主人种两棵树,而且必须保证成活,否则就把他的牛牵到乡政府进行处罚。
巡山护林中的龙礼富
很多人都劝龙礼富说:“乡里乡亲的,不要把关系搞得太僵了。”但他却说:“树是国家的,也是大家的,需要大家来爱护。” 就这样,一个长期无法解决的牛马破坏树木的问题被龙礼富成功找到化解的方法。
龙礼富这种得罪人的事没少做。 2004年10月的一天早上9点,他像往常一样到林场巡山,发现有人砍倒了好几棵直径在12至16公分的树,而头一天晚上他巡山的时候树还好好的。这树肯定是在清晨时被人偷偷砍的,他决定抓住这个盗林者。第二天清晨5点半,天还没亮他就来到林场蹲守。6点钟的时候,他终于听到远处传来砍树的声音。他冲到砍树人面前一看,砍树人竟然是他的亲戚杜某。看到龙礼富出现,杜某借着亲戚的关系对他说道:“老哥,我忘记给你说了,我砍两棵树家里建房用。”杜某希望龙礼富睁只眼闭只眼装作没看见算了,但是龙礼富却对杜某说道:“这树不是我家的,我说了不算,我们去派出所说。”
就这样,杜某被龙礼富带到派出所,被罚了500块钱。这件砍树的事过了不到两天,龙礼富家1亩多的成熟玉米一夜之间被人全部偷走。有人告诉龙礼富在他家玉米被偷的晚上看见杜某往家里背玉米,龙礼富虽然心里很气愤,但却没有去找杜某核实此事。
除了防盗之外,防火也是护林的重要任务。2004年3月的一天中午,龙礼富在巡山过程中,突然闻到烟火的味道,凭多年的经验,他知道一定是起火了。他顺着味道往前跑,果然发现了火源。当时,森林的过火面积已经有八九米宽,心急如焚的龙礼富慌了,这样大的过火面积凭他一个人是无法熄灭的。而那时候他还没有手机,他无法联系到乡政府。正当他着急之际,刚好有一辆警用摩托车从前方的公路上经过,他来不及多想就冲到路中央,差点被快速行驶的摩托车撞上。摩托车司机刚好是猴场派出所的民警,龙礼富不等民警说话就抢先开口说森林起火了,请他马上通知乡政府来救火。民警打通了乡政府的电话,在大家的努力下,火势很快被扑灭。一场森林火灾就这样被龙礼富冒着生命危险化解了。
24年,无论寒冬酷暑,龙礼富都坚持每天巡山。在他管护期间,抓获、制止了近30起盗林事件,将20多次火灾扑灭在火势蔓延之前。
而龙礼富却把24年的时间放在了大山深处,过着清贫的日子。不理解的人笑他,傻兮兮地当了20多年的护林员,把这个精力和时间用来做别的,即使不能大富大贵,也不至于混成现在这副穷样。龙礼富却不以为然,他说:“我自己是不富裕,但这一片青山却是我们乡里最大的财富,守好它我心里踏实!我今年54岁,起码还可以再干10年,只要身体还走得动,我就不会停下来!”(安顺日报社记者 古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