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场镇三兴村:村民团结一心共同致富

2017-06-21 19:00:11    来源:   安顺新闻网      

  本网讯  6月20日早晨,雨后初晴,普定县马场镇三兴村的田间地头,村民们正在忙着给核桃树下成片套种的线辣椒除草、追肥,期盼“致富椒”快些挂满枝头,让大家早些增收,实现脱贫致富。

  李永刚家是三兴村沙子组的贫困户,已经51岁的他在缺乏资金的情况下果断挑起家里脱贫致富的重担,在村级公司和村帮扶企业的带动和指导下,想办法贷到了款,一口气种下了200亩线辣椒,成了村里的种植大户。

  “没有土地,我就去流转,为了节约成本,我自己育苗。我就不信干不成这事。”他一边给长势良好的辣椒追肥一边说,“原先下矿挖煤又苦又累都挺过来了,何况现在政策那么好,有政府支持,有贵州梓涵集团提供技术指导、帮忙找销路,我想很快就能脱贫了。”

  李永刚算了一笔致富帐:200亩辣椒以亩产3000斤算,总产量是60万斤,以订单单价8角/斤算,总产值48万元,除去种子、薄膜、肥料等成本10多万元和工钱10多万元,自己净赚10多万元,加上套种的1000多斤生姜,致富没问题。一人富不算富,他请来务工的人都是村里的贫困人员,目前已支付务工费5万多元,带动20多人增收。

  在三兴村,不等不靠不要,走在产业脱贫一线的贫困户不止李永刚家,瓦窑组的胡兴一在家里缺乏劳动力的情况下,与2户贫困户抱团发展,把家里的30多亩土地全部入股。他们每户投入6万元,搭伙种植120亩线辣椒、7亩黄豆,并带动其他贫困户增收。“目前,已经支出七八万元,有3万多元是贫困劳动力的务工费。”他说。

  “我们三兴村田很少,基本上是土地,必须盘活现有土地资源,紧抓退耕还林种果树、‘以短养长’搞产业的机会,实现土地增效、农户增收。”三兴村村支书王兆顶告诉记者,原来由于缺资金、无技术、没市场,群众发展产业顾虑重重。2016年10月,马场镇启动退耕还林全覆盖工作,三兴村村支两委在驻村帮扶单位安顺市广播电视台的帮助下,广泛告诉村民“种苞谷、稻子富不起来”的道理,团结村民种植经果林。

  功夫不负有心人,全村400多户村民第一次在发展理念上想到了一起。说干就干,到去年年底,全村6300多亩可耕地全部种上核桃树,总共15万多棵,目前成活率在85%以上。紧接着,在林下套种矮秆经济作物:线辣椒2300亩,黄豆700亩,土豆700亩,生姜300亩,其中,2600亩连片土地实现满栽满插,规模化种植。

  对于严重缺水的三兴村来说,发展农业经济一路荆棘。“受到缺水等问题影响,第一次育苗成活率仅有30%,又重新育苗。并在帮村单位和乡党委政府帮助下,请来普定消防大队和秀水旅游公司无偿用水车为全村育苗、种苗供水。”王兆顶满怀感激地说。

  “我们村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贫困户)脱贫模式,通过公司代管、大户统管、区域联管带动老百姓特别是贫困户参与到生产中来,可以解决村里剩余劳动力广泛就业。”王兆顶表示,仅该村村级公司就流转了2309亩土地,一家种植合作社流转了800多亩土地,且带动11户种植大户抱团发展,另有7户贫困户主动加入种植行列,一共将解决150多户贫困户在家门口务工挣钱。

  “要脱贫致富,我们要当明白人,会算经济账。”据王兆顶介绍,三兴村有160户贫困户(含精准扶贫户),大部分贫困户主要收入来源为就近务工,仅村级公司今年预计支出90余万元务工费,目前已支付40余万元,全村贫困人员预计平均每年务工收入有2000多元。

  此外,该村正在建设灰鹅养殖场一个,预计放养灰鹅4000只。采取“统一技术、圈舍、管理、销售”集中养殖模式,以每户贫困户5000元的养殖补助金为股金进行资金整合,贫困户享受50%的入股分红,以每户3600元鹅本计算,可养鹅80只,产值预计9000元以上,每户分红4000元以上,贫困户轮流参加管理还可挣务工费。

  “加上每年每户退耕还林补助3300元,和20%的土地流转盈利分红,每户年收入预计有25000多元,以每户5个人口算,人均收入有5000多元。人心齐泰山移,我们村今年脱贫大有希望。”王兆顶高兴地说。(安顺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吴学思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