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勇(左一)在书记论坛上发言
6月26日至30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全国组织干部学院举办抓党建促脱贫专题研究班,于6月28日开设书记论坛。由航空工业和贵州省委国防工委选派到普定县化处镇水井村的驻村第一书记王泽勇作为全国受邀请的4名发言人之一,在论坛上发言,为研究班学员介绍抓党建促脱贫工作。
王泽勇在书记论坛上发言
此次书记论坛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增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能力和措施,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论坛邀请了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县委常委、农工委书记、白石山镇党委书记张香艳,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南美拉祜族乡党委书记董波,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龙安乡群策村第一书记刘艳和我市普定县化处镇水井村第一书记王泽勇四名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进行发言。
王泽勇是航空工业制动新安公司的一名职工,2016年4月以来担任普定县化处镇水井村第一书记,他因地制宜拟定了水井村三年帮扶规划,始终坚持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面对群众的疾苦,从最急需的事情帮起。他与村“两委”一起,通过学习走访,确定了“强组织、建产业、亮新村”的驻村工作思路。为村党支部量身制定了《水井村党支部工作手册》,抓住普定县“一村一公司”的契机,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提出了“果树上山、香葱进地、莲藕下田”的产业发展之路,全村将初步形成立体式全覆盖产业格局。预计实现村集体公司年产值400余万元,覆盖贫困户175户527人,惠及全村1070户。
在此次书记论坛上,王泽勇从建强村支部堡垒是关键;把群众组织起来是根本;发展村集体经济是当前党建扶贫的重要抓手三个部分向培训班全体成员介绍了抓党建促脱贫的主要经验和体会。从发展观念落后,群众致富渠道少;“领头雁”难选难配,基层支部缺乏活力;“输血式”扶贫多,“造血式”扶贫模式少三个部分指出了抓党建促脱贫遇到的最突出问题。并表示将从进一步抓好村支部“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进一步把群众组织起来抱团发展;进一步建强支部堡垒发展村集体经济;依托航空工业大力推进科技扶贫;依托航空工业帮扶村集体公司走向正轨五个方面做好下一步抓党建促脱贫工作。
听了王泽勇的发言,学员们纷纷表示王泽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通过认真学习习总书记的《摆脱贫困》,边学边做,探索出了党建扶贫、产业扶贫的有效举措,其工作方法对各地的脱贫攻坚工作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安顺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古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