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时下,正直“脱贫攻坚·夏季大比武”时期,作为全省20个极贫乡镇的大营镇,田间地头、村寨院坝、项目施工现场等地随处可见脱贫攻坚工作组人员的身影。
自2016年9月,紫云自治县大营镇定点包干脱贫攻坚指挥部成立以来,为扎实推进大营镇健康扶贫,促进精准扶贫、科学治贫、有效脱贫,作为主要帮扶单位的省卫生计生委决定在大营镇不断强化“1+1+1+1+N”责任链,全力助推大营镇决胜脱贫攻坚,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实施责任链
为脱贫攻坚提供制度支撑
7月14日,记者在大营镇星进村在建卫生室处看到,该卫生室已完成主体建设工程和内外墙体装修工程。据对口帮扶的大营镇组织委员杨秀萍介绍,目前,相关职能部门正在引进村级卫生室所具备的卫生设备,待设备引进安装好后,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自从大营镇脱贫攻坚指挥部成立以来,我们经过大量的走访了解,大营镇因病治贫、因病返贫的贫困人口在全镇贫困人口中占有相当的比例。为彻底根治这个贫根,齐心协力抓生产,让贫困群众增收脱贫致富。”大营镇定点包干指挥部联络员安邦权说。
据了解,为加快大营镇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大营镇主要帮扶单位的省卫生计生委,成立省计生卫生委“1+1+1+1+N”(即4+N)责任链全力推动大营镇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大营镇的健康扶贫协调和领导工作,为大营镇的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制度支撑。
建成大营镇卫生院中医馆、规范化远程医疗服务中心、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配齐必备医疗设备,推动标准化村级卫生室建设,提高基础医疗水平。督促贯彻落实《大营镇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助推“五个一批项目落地实施,全力推动大营镇脱贫攻坚工作。
明确责任分工
实行动态跟踪帮扶更给力
记者在“4+N”责任链全力助推大营镇脱贫攻坚工作方案中的对口包保到村责任分解表中看到,大营镇领导班子与省卫生计生委处室负责人、直属单位及负责人分别对口包保一个村。
“‘4+N’责任链是一个包保到村的责任链条,即一个机关处(室)加上一个直属事业单位承包一个村,进行为期一年的帮扶。”安邦权说,为确保建党立卡“因病治贫、因病返贫”贫困群众稳定脱贫,责任链包保人员要对对口包保村进行动态跟踪帮扶。此外,省卫生计生委对口帮扶处室年度到村开展帮扶工作不少于两次,要深入开展健康扶贫政策宣传教育,按责任单位单项任务包保全镇,重点指导对口村的相关业务工作,并指导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全镇推广,在责任范围内加大对大营镇的卫生项目、资金投入倾斜力度。
目前,省卫生计生委对口帮扶直属单位正在组织1名以上全科医生到村协助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展“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员疾病分析、治疗意见指导等。按照“4+N”责任链包保实施方案的相关规定,对口帮扶直属单位年度组织义诊、爱心捐赠、送医送药帮扶活动不少于2次,进村服务人员不少余10次。
“今年是脱贫攻坚关键之年,为加速脱贫攻坚步伐,大营镇定点包干脱贫攻坚指挥部采取的层层压实对口包保责任链制度。”对口包保联八村的大营镇副书记许川说,有压力才有动力,他们有信心打赢这场输不起的脱贫攻坚战。
单项包保全镇
筑健康堡垒抓生产助脱贫
“只有有了健康身体,齐心协力抓生产、搞基础实施建设,才能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才能增收脱贫致富。”大营镇党委书记徐振刚说,大营镇受历史等诸多条件的影响,积劳成疾、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员在全镇现有10607人,贫困人口所占比例不少。
按照省卫生计生委“4+N”责任链包保实施方案相关规定,省卫生计生委相关职能处室、单位按照“脱贫是底线、致富是目标”的总要求,处理好“输血”与“造血”、外部给力和自我发力、脱贫与致富、精准扶贫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对口扶持全镇相关业务工作,牵头单位负责所分解任务的调研、指挥、协调和督促,责任单位按牵头单位指导意见,统筹抓好扶贫任务的落实。提高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实行县域内农村贫困人口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报销补偿;对“因病治贫、因病返贫”贫困人口实施贵州省农村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切实做好贫困人口参加新农合工作,落实资助参合政策,保证各村建党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新农合。
“要构筑健康堡垒,就要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安邦权说,对口包保单位要负责跟踪督促标准化村级卫生室的建设;建立健全全镇校医管理制度,确保今年底大营镇实现乡村学校校医全覆盖;加强大营镇卫生院远程医疗能力建设,积极推进“智慧医疗”,建成规范化数字预防接种门诊。并开展纵向医联体造血帮扶,强化基础医疗卫生人才综合培养,加强大营镇医疗卫生人才招录配备工作等。(安顺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姚福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