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宁:开放发展 交通先行

2017-07-31 21:21:30    来源:   安顺新闻网      

  开放镇宁,交通先行。随着石材、纸业、电子、工业园区、高效农业园区等重大项目相继投产和加快建设,镇宁对交通需求日益增加。新时期赋予了镇宁一系列新的定位和历史使命,作为贵州最大的石材交易集散地、安顺全域旅游的先行实践者的镇宁,对交通运输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改造升级后的良简公路

  近年来,作为少数民族贫困县,自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等各项历史机遇,特别是2012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安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文件政策出台后,镇宁交通得到较快发展,2016年底,镇宁自治县全县通车总里程达2380.5公里,其中国道79.7公里,省道116.7公里、县道220.6公里、乡公路81.7公里、专用公路18.8公里、村公路1130.8公里、通组公路732.2公里。自2012年6月至2014年,全县新增高速公路里程57.67公里,新增3个乡镇设高速公路立交互通,全县15个乡镇实现1小时上高速目标。全县二级公路里程由2010年底的50.93公里增至163.73公里,新增112.8公里,新增5个乡镇通二级公路,为镇宁打造开放型经济强县、实现‘开放镇宁’崛起提供有力保障。


工业大道部分路段正在施工中

  升级“南北通道”,激活县域经济发展引擎
  “以前路不好,一到下雨,车子少不了沾一身泥,而且又耗时间,如今路不仅通了,而且还铺成了油路,从县城到简嘎乡镇上,两小时就到了,比以前节省了1个半小时。”简嘎乡个体户韦鹏告诉记者,现在从县城到简嘎的路升级改造后,比以前节省了不少时间。
  韦鹏说的就是贯通镇宁南北主干线、辐射镇宁12个乡镇的的镇坝公路。
  据了解,镇坝公路是镇宁县唯一贯穿南北的通行和经济要道,也是镇宁北部地区和安顺地区通往镇宁中、南片区的“大动脉”。公路于1993年初建,由于使用的年代久远,路面凹凸不平、弯道曲折迂回,晴天灰尘弥漫、雨天泥泞不堪,20多年来,限于巨大资金投入困难,修建镇坝公路一直是镇宁全县人民翘首期盼的愿望。
  2013年5月,镇宁开始对镇坝公路实施分段升级改造。其中,镇宁至乐纪公路改造工程51.03公里,路基宽度为10米,预算总投资49150万元,县自筹资金35150万元。乐纪至坝草公路改造工程57.361公里,二级公路标准,预算总投资47165.75万元。
  2016年10月,全长108公里、宽10-12米的镇宁至乐纪、乐纪至坝草二级公路改造工程全部完成,彻底打通镇宁“南北通道”。
  镇坝公路的建成,激活县域经济发展引擎,对镇宁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公路建设具有特殊的红色记忆。1935年春,红军长征经过镇宁,在这里撒下了革命的火种,“弄染结盟”革命旧地弄染寨就在镇乐路路旁,公路的建成带动了革命旧地经济发展。
  同时,镇坝公路是黔西北(六盘水、六枝特区)和安顺地区通往黔西南的重要交通要道,是通往北盘江坝草货物集散码头的出海通道,公路的改造升级加快了运输业的发展,缩短了客货运送的在途时间,推动相关产业发展。

  此外,镇坝公路的建成把镇宁县中南片区沙子、六马、良田、简嘎等12个乡镇、224个行政村近28万人口基本纳入县域一小时经济发展圈,有效促进沿线乡(镇)的火龙果、樱桃、优质肉牛、蔬菜、桐油、香米、玉米、板栗等特色农产品的运输销售,对沿线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帮助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募役镇政府路口镇坝公路

  贯通“工业大道”,助推实体经济腾飞
  打造“开放镇宁”,镇宁自治县正搭建大平台,以城镇村为载体,以工业园区和石材产业园区建设为主抓手,做好中东部产业转移承接,目前工业园区引进了红星公司、汇景纸业等,石材产业园区晨春公司和天韵石尚公司两家龙头企业落户,打造石材产业基地,建设镇宁石材产业园区和贵州西南国际生态石材交易博览中心,建设贵州石材产业检测检验中心,致力于打造立足镇宁、辐射西南、影响全国的石材基地。
  “有了”开放“的平台,这对镇宁的交通运输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镇宁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杜鹏告诉记者,目前,镇宁在着力打造镇宁石材产业园这个国际化的“开放平台”,为此,在园区周边建设高等级公路路网,将为镇宁石材产业园区建成为世界知名、西南地区最大的石产业生产交易中心打通交通运输脉络。
  据了解,西南国际生态石材交易博览中心是全省重点布局建设的两个中心之一,镇宁石材产业园是全省十个重点建设的石材产业园区。
  “镇宁要打造开放型经济强县,必须把县城与工业园区紧密连接起来,因此,修建工业大道是必要的。”杜鹏说,交通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想要镇宁“工业崛起”,就必须优先发展交通。
  据了解,预计在今年8月完工的木丁工业大道是镇宁石材产业园区和木岗工业园区的连接线,大道总投资4.7亿元,全长6.5公里,道路宽40米。
  目前,镇宁交通部门已启动实施该项目1.685公里,估算工程建安投资9545万元,现已建成0.5公里,在建1.185公里,预计8月20日前可全部完工,将为园区创造更好的交通物流条件。缓解区域交通压力,提升石材产业园区运输能力,为改善投资环境,推进招商引资,引导产业集聚奠定了坚实根基。

  同时,作为镇宁县和镇宁石材产业园区的连接线,镇丁工业大道建设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5%,全长9.1公里均开展了施工作业。石材园区汪洋砂石厂至丁旗香山大道路口1.5公里路段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5%。


建成的工业大道部分路段

  健全城乡公路网,改善民生基础
  “以前,从安顺通往镇宁南部片区,车辆都要经过南北大道,县城堵车是常有的事情,如今南外环路修通了,一下高速就可直接上外环,快捷方便多了。”杜鹏告诉记者说,镇宁县城外环路的打通,不仅缓解了县城中心的交通压力,一定成程度上也拓展了镇宁县城的发展空间。
  据了解,2016年,借助小城镇观摩会的良好契机,镇宁完成了县城望安桥经西南外环至工业大道连接线工程、新法院至岩关路口道路改造工程等8个小城镇观摩项目建设工作,累计完成投资59036万元。
  在城乡路网构建上,结合实际情况,镇宁正在积极规划建设城市外环路,目前镇宁县南外环和西外环已经建设完成,北外环在建设当中,东外环正在规划中,城市“两纵两横”网络已初见雏形。
  另外,在农村路网建设中,目前镇宁15个乡镇100%通油路并实现1小时上高速,344个建制村100%通公路,通油路(水泥路)建制村从2010年底的65个增至目前的287个,通畅率从2010年18.9%增长到现在的83.4%,剩余57个建制村预计在今年10月底前实现通油。
  据统计,2014年-2015年两年内镇宁县完成了各乡镇共计457.7公里通村油路(水泥路)硬化项目、完成投资33031万元,覆盖344个建制村(居委会)的通村油路(水泥路)工程,广大群众告别了“肩挑马托”的历史,全县各乡镇出行难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按照省交通厅关于交通网络建设体系工作规划,2017年至2020期间计划实施全县570余公里组组通脱贫攻坚项目建设,真正打通交通建设“最后一公里”。 (安顺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伍水清  文/图)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