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以融合共享为目的,以创新引领为抓手,构建了“网格化+信息化+多元化+实体化”的综治工作体系,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群众更有获得感和归属感,综治平安建设工作、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测评在全市名列前茅。
组织调处高铁西站大屯村征地拆迁矛盾纠纷
“大政法”机制,变“单兵作战”为整体发力
走进开发区“大政法”体制工作中心,宽敞明净的调处大厅,各类矛盾纠纷在此汇总分流,综治、维稳、信访、警务等职能部室整合设立,3个专类调解委员会各司其职,下设的11个调处工作机构同时运转。这是去年开发区构建“大政法”工作机制的基本框架。而向镇(办)派驻“大政法”特派员挂人镇(办)党委副书记,又使得开发区党委领导下的多元化矛盾调处机制更加完善,作用巨大。
开发区党工委委员、政法委书记、公安分局局长胡雪表示,开发“大政法”工作机制,变“单兵作战”模式为整体发力,有效破解了过去职责不清、关系不顺的治理难题。同时设立100万元的矛盾调处奖补基金,又激励着基层主动参与矛盾调处。
该区“大政法”机制运行以来,已及时化解疏导各类矛盾纠纷112起。去年7月,就成功化解了2014年以来因拆违引起的马厂村、西花村牛山组共53户200余人的遗留问题;宋旗镇杨某等40余人的“家族式缠访”,在今年3月成功化解。
在“大政法”体制下,该区今年还在全省率先重点打造了“智慧安顺·司法行政在线服务商城”,以集中受理、分类服务、限时办结方式服务群众。法律服务商城5月试运行以来,共接受各类咨询200多人次,引导上访人员走法律途径2起。
“‘法律服务商城’搭建后,实现上访案件网上流转,还可以为群众提供网上‘请求调解、寻求法援、寻找律师、办理公证、寻求鉴定、司法考试’等6大便捷服务。手机APP、市司法局官网都能进入商城。”开发区司法分局副局长梁辉说。
为高效做好综治工作,开展每天一次民意汇集、每周一次村民议事等村(居)自治“七个一”活动,确保民意随时表达、民情快速反映、民生需求及时解决,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预算1000万元鼓励村(居)争创和谐村、无毒村等,助推平安建设。
探索“大物管”管理体系,以新风小区、阳光小区、车城片区为示范点,采取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服务、法制化监督、社会化管理,开展老旧小区整治“出新”工程,破解小区“脏乱差”治理顽疾。实现小区形象从旧到新、管理从无到有,刑事案件零发案、安全事故零发生、环境卫生零投诉。
开发区打造“大防控”工作格局,在全市率先落实村(居)警务助理全覆盖,从各村(居)考核选聘警务助理,抓牢情报收集、治安防范、矛盾调解等工作,维护村(居)和谐稳定。
目前,该区共配备警务助理78名,配备率达111%。还先后到河南、新疆等地招聘32名武校生、9名退役特战兵,充实一线特巡警力量,与双阳女子民兵联动联建,提升反恐和防暴处突能力,打造开发区军(企)警联防特色品牌。
多元调处张坪村“四在农家.美丽乡村”项目拖欠工资矛盾纠纷
融合共享,打造城市综合管理平台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开发区今年4月升级打造的西航办马厂村综治工作中心,就是一个基于大数据的“箩筐式”的综治工作职能平台。
中心集综治接待受理大厅、禁毒警示教育基地、平安建设工作站等职能为一体,引入了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服务系统,实现村级综合治理数据化、信息化,推动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基层平安联创,使一般矛盾纠纷在基层得到有效化解。目前,马厂村各类矛盾纠纷调处率达100%。
为织牢综治服务网格,开发区以星光社区服务中心为试点,按照服务中心、居委会、社会组织“三级联动”模式,划分大、中、小网格,涵盖综治维稳、消防安全、社区矫正和服务群众等工作,构建起“一格多用、一格多员、一格多能、一格多责”格局。此外,充分利用外卖骑手“流动哨”的职业优势,将辖区内29名美团外卖骑手组建成“美团志愿跑”巡逻队,打造网格化管理新亮点。
网格化也是基层警务工作信息运用重要因素。西航派出所所长李军告诉记者,该所近年来不断探索创新高科技信息化手段,创新微信网格化管理机制,全所民警建立微信工作交流群,使用“警网通”工具进行警务工作站内部数据流转,确保数据的及时共享;社区民警结合标准地址库信息采集工作,利用街景地图、卫星地图、沿街拍照等方式,全面摸清辖区房屋底数、规范辖区门楼牌,且实行“图钉式”管理等,提升了新型社区警务实战运用水平。
社会管理数据资源缺乏统一管理、部门共享程度低,是开发区社会综合管理曾经面对的难题和考验。为打破这一壁垒,该区及时深化“信息资源工程”,加强“天网工程”建设,实现城区视频监控点、线、面及治安卡口全覆盖;在村寨大力开展“小天网”建设,视频监控率达70%,且明年将实现全覆盖。
同时,依托公安天网前端信息资源平台,构建了“千里眼、智慧脑、作战部”城市综合管理平台。平台接入自建交通监控设施60路、高空瞭望云台7路、公安天网卡口所有前端资源、全市所有交通监控资源及部分小区、单位内部监控资源。交警、城管、征收、农林牧水等部门入驻管理平台集中办公,依托平台统一指挥调度各职能部门。
该平台实现了城市管理精准调度和靶向治理;借助大数据、信息化,形成情报合成研判、职能核录盘查、基础信息采集管理的工作体系,信息化手段侦破案件数比例从原来的52%提升到100%。
“这是全市唯一的城市综合管理平台,各部门不仅共享平台硬件,还共享了数据资源,提高了社会管理效率。”市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办公室主任谭朝应打开平台中的“违建监测平台”举例说,“这个子平台除人工网巡外,还能自动进行网络巡察,如果平台中的原有数据、信息出现变化,平台就会自动报警,为违法行为的查处提供预判。”
组织调处退伍老兵矛盾纠纷
科学管控,筑牢安全根基保平安
开发区还围绕“补齐短板”理顺征拆职能,组建房屋土地征收管理局,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从源头稳妥推进征拆维稳工作,让镇(办)腾出了更多精力抓社会管理,规避了过去征拆工作政策研究不透、程序不合规等问题;积极开展“调解能手”、“征拆能手”、“最美政法干警”等评先选优活动,进一步提振“平安建设”工作者的精气神,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
去年5月,开发区西航派出所在全市公安机关率先成立“情指作战室”,集指挥调度和情报研判为一体,创建了警力实时指挥、警情实时研判的“巡处一体化”工作模式,有效提高了城区街面整体打防管控工作水平。情指一体化改革工作推进以来,辖区刑事案件总体下降,较好地实现了辖区“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社会稳定”的既定工作目标。此外,以户籍制度改革为契机,通过“一站式”贴心服务,将服务窗口触角前移,真正让“数据多走路,群众少跑腿”。
据李军介绍,该所还改造办案区,打造办案区与办公区隔离,群众与嫌疑人隔离的良好办案环境;引用新型“办案功能区信息管理系统”,强化办案民警执法规范意识,大大避免发生执法过错等系列问题等,推进基层警务工作规范化。
另外,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做到“月通报、季督察、年考评”,使开发区提升了“平安细胞”创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该区20余所平安校园创建学校中,5所获评“省级安全文明校园”,15所获评“市级安全文明校园”。两年来,该区创建平安镇(办)3个、平安村(居)61个、平安小区133个、平安家庭54106户。
成功调处发放拖欠民工工资矛盾纠纷
据了解,该区还落实“回归安宁工程”。结合“回归工程”,创新工作措施,为社区矫正人员、吸毒人员佩戴电子手环,实时掌握他们的活动轨迹,确保管控到位。在全国首创第一家综合性公益服务平台--禁毒爱心银行,“回归人员”通过参与公益事业存储爱心,以积分形式兑换社会服务,得到央视及各级媒体的广泛关注。每年投入50万元财政经费用于“安宁工程”奖补,全面落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责任,切实维护了社会公共安全。(安顺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吴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