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关岭自治县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让上千户农户搬出了“穷窝”,也让上百名的随迁子女就近免试顺利入学。
新学期开学,记者来到关岭自治县思源实验学校,该校是距离顶云街道办事处下良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最近的一所学校。新学期,该校迎来了一批新学生,他们来自关岭各偏远村寨,得益于国家易地扶贫搬迁好政策而聚在了一起。
“我是从新发寨搬过来的,在这所城里学校认识很多新同学,这里的教学环境比以前在农村好多了。”思源实验学校学生王秋燕告诉记者,她很喜欢城里学校的学习环境。
“我家是从花江镇下哨搬过来的,现在不仅家住在城里,还能与城里的孩子一样享受好的教育,感觉很开心。”来自花江镇下哨村的赵玉龙同学告诉记者,他家离县城很远,乘车需要1小时,今年年初,他跟着父母一起来到县城的新房居住。据了解,赵玉龙说的新家就是位于顶云街道办事处下良寨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从今年3月份开始,我们学校就陆续接收到了易地扶贫搬迁学生,上个学期的学生大概有27个,这个学期是34个。”思源实验学校校长狄宁玉告诉记者,眼前的这一批学生是该校接收的第二批搬迁户子女。
在思源实验学校,记者感受到了校园里浓郁的学习氛围,各类文化长廊遍布学校走廊、寝室走廊,精心布置的各种教育宣传挂图覆盖每个角落,易地扶贫搬迁的山区孩子们在这里正享受着良好的教育。
“学校就是一个大家庭,在这里学到很多很多的知识,还有以前学不到的知识。”学生杨贤芬告诉记者,比起以前的农村学校,县城的学校多了许多文娱活动,学起来更轻松。
“这些易地扶贫搬迁的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学习参差不齐,我们针对这些学生让老师对他们都进行了补习。在生活上我们也对这些易地扶贫搬迁的学生给予了帮助,作为易地扶贫搬迁的学生来说,如果享受了寄宿生补助,学校的两餐都是免费的,对于搬迁家庭不会造成很大的压力。”狄宁玉介绍说,山区的孩子们搬到城里后,不仅享受到了舒适的学习环境和优质的教育,还能享受“两免一补”、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学前资助、营养改善计划等。
“以前上学的时候要走很远的路,现在在这里宿舍离学校很近。”学生马迪很有感触,以前在农村去学校要走40分钟的山路,如今不到5分钟就能到达学校。
据了解,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子女顺利在思源实验学校就学仅仅是关岭易地扶贫搬迁让山区孩子享受优质教育的一个缩影。
记者了解到,如今在关岭,每个安置点周边都有学校,这样方便了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子女就近入学,孩子们走出大山,看到山外的世界,开拓了他们的视野。
今年的秋季开学后,关岭教育局对精准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的子女的入学做到了“两个优先”,一个是优先免试就近入学,第二是国家的政策性的资助优先给予考虑。到目前为止,全县已经安排了144名学生入学,确保所有的易地扶贫搬迁的子女没有一个人辍学,确保他们能够在学校里面学得下来,学得好。(李青 安顺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伍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