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工作组成员与基地人员对装车启运的西红柿作装箱打包处理 □赵振华 摄
秋收时节,艳阳高照。近日,记者来到开发区宋旗镇和兴村,一大早,在和兴村的蔬菜种植基地里,驻村“第一书记”卢立带领驻村工作组队员与基地员工一起采摘西红柿,将成批量的西红柿装箱、搬运,忙碌不停,村里的蔬菜基地又迎来了一个丰收季。
“现在我们的蔬菜产品主要销往贵阳蔬菜批发市场,目前,正值基地里的西红柿大上市,每天能外销一千多箱西红柿,约3000斤。”忙碌之余的卢立就西红柿销售情况向记者介绍道。
驻村工作组积极引导当地蔬菜种植大户扩大蔬菜种植规模,成立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业带动脱贫。成立于2014年的宋旗镇和兴村蔬菜种植基地合作社,就是在驻村工作组这样的指导思路下成立的,基地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运作模式,通过流转村里500亩土地种植西红柿、豇豆、黄瓜等蔬菜。同时,鼓励贫困户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先后加入合作社共同发展生产,期间,共带动12户村民返乡创业就业。合作社通过驻村工作组接力帮扶,基地发展日趋成熟,规模愈发壮大。
农村要发展,产业兴旺是关键。今年以来,卢立通过摸底全村的产业情况后,再次瞄准蔬菜种植基地合作社。卢立与驻村工作组成员董登帮、高原多次到蔬菜种植基地实地考察调研,并与基地负责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杨之国交流了解种植、用工和销售途径等情况,对杨之国反映的基地滴灌系统的建设及时帮助协调解决。
如何让蔬菜基地成为村里贫困户脱贫的助推器、火车头,在卢立与基地负责人协商后,决定发挥合作社在脱贫攻坚中的带头作用。一方面帮助蔬菜基地就近解决用工问题,一方面上门动员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到蔬菜基地打工,帮助村民和贫困户就近打工增加收入。村里的李和琼、杨福琴等贫困户在卢立与驻村工作组鼓励下,到蔬菜基地打工,每天除了有80元收入外,基地还免费提供一顿中餐。
说到家门口打工的好处,李和琼告诉记者:“以前,我在家找不到合适的事情做,靠打点零工维持家庭生活开支,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现在,卢书记和驻村工作组介绍我到蔬菜基地打工,既有收入,还可以照管家里老人和小孩,在家门口打工太好了。” 目前,蔬菜基地聘请和兴村30余名村民和贫困户到基地打工,助力贫困家庭脱贫。
杨之国告诉记者,“在驻村工作组的帮助下,长期困扰蔬菜基地的滴灌基础设施建设起来了,基地人员用工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这样一来,蔬菜基地可以解决村里部分贫困户的就业问题,到蔬菜基地打工的村民可以增加收入,实现了双赢的局面。下一步,我们发展蔬菜产业的劲头更足了,今年,蔬菜基地经济收入将达400多万元。”
谈到村里的下一步发展,卢立表示,“人才的流失是当下贫困农村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外部扶贫力量的嵌入虽然能在一定时期内解决农村发展问题,但非长久之策。为此,我们在脱贫攻坚的路上,除了抓好产业扶贫、智力扶贫等工作外,还要积极吸纳‘城归’群体到党组织,支持其回村创业,协助解决创业活动中的约束性问题,培养带领群众攻坚拔寨的信念,助力当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童艳 安顺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唐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