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王建海:返乡创业致富不忘乡亲

2017-12-01 16:00:51    来源:   安顺新闻网      

  本网讯  2013年,带着自己在外乡打拼挣来的第一桶金,关岭80后青年王建海返乡创业,成立了一家电动车有限公司,开始了他的创业路。经过4年的努力,如今他已经成为电动车制造销售行业的一个新秀人物,同时也因带动当地贫困农户就业赢得了声誉。

  1980年,王建海出生在关岭花江镇的一个小山村。1999年初中毕业后,王建海便加入了打工的大潮,2000年至2005年期间,他在浙江杭州一家陶瓷公司做工,从一名普工升到了工段长。不甘心就这样为别人打工的他。2007年他回到家乡偷师学艺学做狗肉火锅,去到江苏开了家贵州人狗肉火锅店,由于经营有道,很快就将事业做得风生水起,还开了三个分店。而就在这生意最红火的时候,他又有了新的打算。

  由于前期在江苏打工期间干过三轮车生产制造这行的经验积累,这一次他把目光投向了环保电力能源行业相关的三轮车产业,他用自己的房子和轿车作抵押,向银行贷款210万元,创立了贵州苏佳乐电动车有限公司,专门从事农用三轮车的生产、制造、加工和销售业务。

  公司成立之初,条件十分艰苦,王建海事事自己动手,结合山区道路环境,不断研究产品质量,为此也得到了许多客户的信赖。“我就是想生产出全国最安全的电动车”王建海说他的电动车主要销往山区农村,车辆要是不安全将会给村民带来重大的损失,为此他主要研究的是车辆刹车、防燃、加大爬坡力量等方面的问题。

  在用心经营自己的企业时,王建海也不忘帮助当地贫苦农户就业和做善事。记者了解,王建海公司现有工人36名,其中有28人是贫困户,加上各地的代理商和促销员,带动近100人就业;为关岭上关、花江、沙云、永宁等乡镇派出所捐赠电动摩托车。在企业还举步维艰时,他不假思索地拿出钱来帮助家庭困难学生。王建海说:“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因为我也是一个苦孩子出身,更深知家庭困难带来的那份困惑。”目前他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共7人,共捐助了17680元。

  来自关岭自治县板贵乡太坪村麻窝组的李树祥,现年54岁,家里共有7口人,因眼睛有疾病,儿子、媳妇等4个人都在王建海的厂里,每月4个人的工资加起来有10000余元。李树祥的媳妇因没有文化,又带着年幼的婴儿,王建海就给她安排一个负责守厂门和打扫卫生的活,李树祥儿子在厂里打杂工,李树祥和老伴则是负责24小时轮流值班和负责车间卫生。“我们一家人都在厂里干活,吃住不花一分钱还都有收入”李树祥高兴的说。

  厂里18岁工人陈君,也是关岭板贵乡太坪村麻窝组人,是村里建档贫困户,初中毕业后就到厂里上班,由于他勤快肯动脑学习,很快就成了厂里主要负责技术指导,每月拿到3000余元的工资。“我以前一直想出去打工,曾经出去过一次但还是回来了,就觉得在这干比在外好”陈君害羞的这样对记者说。

  家住关岭板贵乡高寨村小茴香组的罗明金今年也是18岁,父母靠种植为业,家里共6口人,如今他成为了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每月有3500元左右工资。罗明金高兴的说到,他从厂里到家只需1个小时的车程,家门口就业实在太好了!最近他还获得了公司派去江苏学习新型电动车安装的机会。

  经过四年多时间的努力拼搏,如今王建海带领着他的团队凭借着互联网营销模式的优势,不仅成功将产品推向省内市场,还成功将产品推向国内西南地区市场,在省内他的代理商就有130多家。“现在我的产品供不应求,下一步,我还想继续再扩大生产量,把企业做大做强,为当地贫困农户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王建海充满信心的说。(安顺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隽)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