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土地“返租倒包”让农户乘上致富快车

2017-12-08 11:31:32    来源:   安顺新闻网      

贵卉公司绣球花试验大棚 .jpg

贵卉公司绣球花试验大棚 

  12月7日,记者驱车来到位于普定循环农业示范园区内的马官镇金荷村,走进贵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康乃馨种植基地,虽然外面寒风刺骨,但大棚内的花骨朵长势喜人。

金荷村村民李开文和老伴,在花苗间查看每株花苗的长势,熟练地拔掉花间冒出的杂草和花骨朵旁的叶子,以便康乃馨能吸足养分,两口子忙得不亦乐乎。

  “每年出两季,一亩可产16万株,每亩年收益在1.6万元左右。”已经从事康乃馨种植快3年,66岁的李开文完成了自己从“靠天吃饭”的庄稼汉到“生活无忧”的种花农的转型。

康乃馨大棚.JPG

康乃馨大棚

  2015年,家境贫寒的李开文将家中唯一的近3亩地全流转给普定循环农业示范园区,只有每年每亩800元流转土地费收入让生活难以维持,两老决定入贵卉公司的康乃馨种植基地务工。

  “鲜切花能否赚钱,取决于花的质量,只有种出好花,农民和企业才能一起赚钱。普通的雇佣关系,花的质量是没有保障的。”园区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康剑介绍说,在实施“公司+农户”种植模式过程中,该公司创新探索出“返租倒包”经营方式,从农民手中取得土地,按照标准化农业设施进行建设,全部建成之后再倒包给农民,对农户进行培训,让农户真正参与到公司的经营当中,一方面便于他们掌握康乃馨的种植技术,从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的责任心,加快了增收的速度,另一方面企业的参与为农民解决了资金短缺的大问题。

  据了解,贵州贵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花卉种植、加工、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企业,主要种植马斯特、拜特、西瑞、粉钻等10多个不同品种的康乃馨鲜切花,以及绣球、非洲菊、百合、尤加利等切花切叶品种,产品销往北京、杭州、青岛、长沙、怀化和贵州省内各中小城市,一年的亩产值可达4万余元。而康乃馨种植基地100余亩,由农民免费种植,公司“统一生产技术、统一生产资料、统一生产技术、统一采后处理、统一品牌销售”,进行康乃馨鲜切花的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

李开文两老正修剪枝叶.JPG

李开文两老正修剪枝叶

  “我们只负责日常除草、施肥、采摘等管理环节,土地、资金、技术、销售一律交由公司负责,遇上天灾人祸,公司还会作出相应补偿。若是市场效益好,一亩地年收入不低于1万元,是种植传统农作物收入的5倍。”李开文高兴地告诉记者,无投入无风险,只出劳动力,就能用上高质量的温室大棚来种植农作物。2016年李开文承包了5亩地,年收入有三万多,比以前自己种庄稼翻几番,真真实实尝到了“农企联姻”的甜头。

农户洒水.JPG

农户洒水

  “今年在外打工的儿子和媳妇都回来和我们两老一起干,扩大承包到了13亩,今年预计年收入可以拿到6、7万元。”看着手中花骨朵,李开文幸福地说。

  在另一个小点的花棚内,一个年轻女人正在对康乃馨洒水剪枝。她是金荷村村民任礼琴,“去年我和丈夫进入这个基地里来承包土地种花卉的,承包了7亩,一年全部加起来采摘了80多万朵花,年收入有4万多元。”据悉,在基地里每个承包户除每月能从公司领取1000元的生活补助外,还根据各自的种植业绩,采摘多少朵花,来参与公司年底的分红,优质花朵0.08元每朵,差的每朵也有0.05元。

任礼琴正管护康乃馨.JPG

任礼琴正管护康乃馨

  放下手里的活,任礼琴脸上是抑制不住的笑容:“比起以前种蔬菜卖,现在收入涨了几番,而且工作轻松,还可以照顾到孩子,生活过得越来越舒坦了。”

  为了助推脱贫攻坚,带动农民致富,贵卉公司表示,将进一步将花卉产业发展壮大,在园区核心示范区100亩基础上,再投建300亩的种植示范区,之后在普定县内符合种植条件的乡镇发展600亩的种植带动区,总计1000亩。项目建成后至少带动400户农民自主创业,使农户掌握康乃馨生产技术,带动创业农户每年净收入每亩1.5万元以上,有效促农增收。(安顺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胡典 伍水清 文/图)


责任编辑:陈亮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