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寒冬时节,松枝苍翠。走进安顺市委宣传部,干净、整洁、明亮办公环境映入眼帘,办公室物品摆放整齐有序,墙上悬挂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牌,在党的十九大精神引领下,干部职工们一个个精神饱满,正聚精会神的开展工作。今年11月,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安顺市委宣传部荣获了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的称号,这是市委宣传部在获评省级文明单位后的又一殊荣。荣誉的背后,凝聚着心血和汗水,映射着责任与担当。
党建引领,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文明创建,组织领导是关键。多年来,市委宣传部高度重视文明创建工作,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自身发展规律和“精神文明建设重在实效”的原则,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杨晓曼担任组长,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梁正志任常务副组长的创建文明单位工作领导小组。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原则,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做到精神文明建设与业务工作一起布置、一起检查、一起落实。
为了使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市委宣传部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纳入领导班子考评重要依据,纳入系统内评先、选优、晋职重要内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形成弘扬正气、尚廉倡廉的良好风尚,让廉政文化教育入脑入心,为文明创建工作提供强大的政治保障。多年来市委宣传部领导班子和干部职工无违法违纪行为。同时,市委宣传部坚持每季度召开1次精神文明建设情况分析会,及进处理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有效地开展。
思想引领,创建工作夯实基础
文明创建,思想引领是根基。在思想建设方面,市委宣传部坚持强化教育教化,牵头抓好并积极参与全市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文明校园、文明社区共建活动。2017年共推荐参评省级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共187个。开展移风易俗活动,严禁滥办酒席,倡导喜事简办、严禁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严禁封建迷信、聚众赌博,倡导文明健康向上的娱乐活动。
同时,市委宣传部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文明劝导、环境清洁、与环卫工人共度元宵节、为村民拍全家福等志愿服务活动,并组织全员向英模同志学习,营造学先进、赶先进的氛围,树立“文明科室”、“文明家庭”、“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各类先进典型,推出韦成刚、韦兰、邹爱民等一批优秀模范。这些,都在宣传部上下营造着积极、健康、向上的文明氛围,为干部职工提供丰润的道德滋养。
传播引领,创建工作深入人心
文明创建,传播引领是重点。近年来,市委宣传部坚持强化载体丰富、强化分类施教和强化帮扶共建,倡导文明传播,使创建新风更持久。在工作中,市委宣传部坚持以人为本,以教育引导和严格管理并举。如部室认真开展文明礼仪、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餐桌进单位、开展“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主题教育、积极组织参加“我们的节日”“富美安顺o劳动铸就”全市文艺汇演等各项活动,使创建工作深入到干部职工的内心。参与党建扶贫,提高服务基层水平,切实加强农村宣传文化中心站建设。三年来,宣传部帮扶共建村协调建设资金和物资累计达152余万元。
同时,加大宣传教育,组织市内各新闻媒体认真做好文明创建的宣传报道工作。在各主要新闻媒体开辟专题专栏,以新闻关注、专家访谈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2015年至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多家中央主流媒体对我市文明创建工作报道50余次。围绕“文明网络·清朗网络”的工作目标,积极营造文明办网、文明上网的良好氛围。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清明“网上祭英烈”等网络公益性文化活动;开展“祖国好·家乡美”、“在党旗下成长”等网络主题活动和“最美人物网上投票”、 “十大网络文明用语”等网上评选活动。吸引广大市民共同参与讨论,进一步引导市民积极主动参与,确保活动全面铺开。
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市委宣传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之际,按照有场地、有机构、有师资、有制度、有标识、有资料的“六有标准”,兴办“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把新时代讲习所建成凝心聚力的大阵地、脱贫攻坚的大课堂、同步小康的大本营,进一步创新宣传宣讲平台载体,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安顺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康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