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迁户的新生活

2018-01-19 09:33:46    来源:   安顺新闻网      

本网讯 站在镇宁自治县双龙山街道大山社区大山易地扶贫安置点活动广场上,看到墙体写着两排“政府引领搬得出稳得住,产业助力可发展能致富”的字样格外显眼,不远处的20个白色食用菌产业大棚在冬日阳光的照耀下,闪着亮光。

镇宁自治县双龙山街道大山社区大山易地扶贫安置点

2017年初,106户440位贫困人口从双龙山街道办事处各个农村搬到镇上的易地扶贫搬迁点,近一年时间过去了,他们有过欢笑、有过艰辛、有过迷茫,现在,更多的是希望。

杨秀成对新生活充满期待

搬出大山,换一个活法

“做梦也没想到,都到一大把年纪了还能住进新房。”1月16日下午,冬日的暖阳洒在身上,格外暖和,65岁的杨秀成在小区前的广场上散步,据他介绍,每天吃过午饭,他都要走下楼来,围绕小区的住宅楼徒步几圈,一天不下楼走走,会感觉到浑身不自在。

一年前,杨秀成一家三口还挤在双龙山街道办事处龙潭村的破旧石板房内。

前些年,他身体不好,腿部有疾,走路不便,一家人的重担都压在老伴的肩上,一家人生活过得艰难,住房条件一直得不到改善。去年初,享受国家易地扶贫搬迁好政策,带着一家人的衣服和锅碗瓢盆,他们一家拎包住进了新房。

这是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虽然家具简单,但每个房间都收拾的干净整洁。客厅中摆着电视机,两个孙子正围着电视收看动画片。“虽然不像大多城里人家里家具齐全,但比起原来的居住条件,已是天壤之别。”杨秀成表示,唯一的不便就是住的楼层高了点,他家住六楼,年纪大了,由于腿脚不便,刚搬进来时爬起楼来有点吃力,但日子长了,也就适应了。“这不怪谁,只怪当初抽签时运气差了点。”

“搬离老家的那天,我心里非常有开心也有难过。”杨秀成说,难过的是自己要离开住了大半辈子的老房子,心中有些不舍,但他没有一丝后悔,对搬出大山过上新生活心里感到高兴。

现在,杨秀成在江苏打工,每个月都有稳定的收入。他和老伴都有低保和养老家,生活也算过得安稳。

黄丽住上新房子,感感觉心里很甜

住上新房子,心里很甜

“2017年3月15日,对搬迁新房的日子,我终生难忘。”今年42岁的搬迁户黄丽现在还清楚地记得搬进新房子的日子,一家人非常激动和开心。

黄丽一家原来住在双龙山街道办颜其村,一家五口人挤在40平米的破房子内,前些年丈夫陈忠忠生病,腿脚不便,紧靠种植自家的3亩农田为生,一家人生活艰难。

2016年,黄丽听到镇干部到村里宣传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对住房条件困难的贫困户可搬迁到镇里的易地扶贫安置点居住,她第一时间就报了名申请。

2017年3月15日,黄丽一家五口人顺利搬进新房。“这里不仅小区环境好,居住的房子比以前要宽许多,孩子读书也方便。”黄丽说,在新的搬迁安置小区里,有消闲文化广场,有路灯,绿化带,广场上还有大屏幕电视,比起老家的居住环境要好很多,最重要的是孩子的教育问题也解决了,感觉心里很甜。“镇里的学校比农村的学校质量要好,孩子的成绩提高了不少。”黄丽补充说道。

“搬到城里生活怎么办?”在搬迁时,黄丽与丈夫担心过就业问题。

据了解,为了让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双龙山街道办在搬迁前就有了谋划。

“扶贫,最重要的是扶志和扶智,激发贫困户的发展内生动力。”双龙山街道办党工委书记韦天龙介绍,在贫困户搬迁到安置点后,他们就主动联系到县人社局对搬迁户进行技能培训,分别举行了烹饪培训班与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班。

在当地政府组织下,黄丽主动报名了烹饪培训班,熟悉掌握了烹饪技术。“等条件成熟,我打算开个小餐馆。”对搬进新房的生活,黄丽与丈夫早有了打算,如今,丈夫在镇上的建筑上干活,收入稳定,今年他们报名了养猪项目,养一头猪可以得到政府补贴1000元饲养成本费,他们打算进行生猪养殖。另外,黄丽还有在小区附近开餐馆的打算。

万光友一家对以后生活充满信心

对以后的生活充满信心

“产业助力可发展能致富”是写在移民安置房墙壁显目大标语,其不是个口号,韦天龙表示,双龙山街道办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时,不仅要让搬迁户能搬得出稳得住,还要发展产业让贫困户能致富。

1月16日,在安置点新房的左边山坡上,记者看到20个食用菌大棚已经搭建完成,等菌包到场就可立即培育投产。

 

安置点食用菌产业大棚

“我已经申请了食用菌栽培,搬到镇里住,不怕没事干。”今年45岁的搬迁户万光友指着食用菌大棚告诉记者说,看到这些产业大棚,就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万光友老家在龙潭村,全家人挤在山脚的一处破旧房子里,前些年得到政府危房改造资金帮助,曾对破旧房子进行修复,由于房子残损严重,没到一年时间,再次变为危房,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他住进了的安置点新房。

“在政府的帮助下,我今年养了二十头猪。”搬到新房,不仅住户条件得到了改善,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万光友很快找到了致富门路,如今,他在老家养了二十头猪,政府补贴了两万元,帮他解决了大部分养猪成本。

现在,在双龙山政府的组织下,移民安置点正在发展食用菌产业,建设大棚20个,一次性可解决50户搬迁户,每位贫困户年收入预计可达到1.8万元。

为拓宽搬迁户增收渠道,双龙山政府帮助贫困户将扶贫项目资金300万元统一入股到当地金瀑茶叶有限公司,每户贫困户入股2万,第一年可固定分红1000元,第二年1200元,第三年1400元。另外,将扶贫项目资金417万入股到贵州玄合之星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和远东食品厂,覆盖安置点全部搬迁户,三年按照6%、7%、8%的比例给搬迁户固定分红。

“马上过年了,政府还给大家发放了过年费,每人有1500元,钱都到手了。”万光友说,现在的扶贫政策对百姓真的很实惠,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大山,搬到发展更好的镇上,开始全新的生活,他对以后的生活充满信心。(安顺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伍水清)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