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首战告捷

2018-01-23 21:03:28    来源:   安顺新闻网      
  宽敞清洁的水泥混凝土硬化路通到家门口,让多年困居大山深处89岁的周然四老人激动得一个劲地感谢共产党和感谢政府。居住在镇宁自治县本寨镇双龙井村大庆组的她,90年来爬坡上坎、泥滑路烂、肩挑手提地过了一辈子,没想到晚年还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有了这条好公路,娃娃孙孙们要出趟门不用再受苦啦!”

  周然四老人一句心里话说出了广大山区群众的心声。自2017年8月30日,贵州省2017年脱贫攻坚秋季攻势暨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打响以来,至2017年12月底,我市在“组组通”大决战中个共开工建设了1823.59公里,建成1188.96公里。一条条依山盘旋的混凝土水泥路延生进大山,为全市8个县区(管委会)997个村民组、140个深度贫困村、2个极贫乡镇群众解决了出行难问题。

  

  “组组通”联通党心民心。市委、市政府把实施好脱贫攻坚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作为一项惠及农村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作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突破口加以落实,要求全市各级各相关部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高标准、高水平规划项目建设,全力以赴加大施工组织力度,确保通组公路项目早日投入使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助力全市脱贫攻坚。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的战略部署,我市及时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领导小组。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均成立了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农村“组组通”公路领导小组攻坚队。以市政府为总抓手,交通部门作为牵头部门,林业、国土、水利等相关部门紧密联系,相互配合,在通组公路建设中,多部门联动,助推项目建设。
  “组组通”工程的实施,打通的不仅仅是山区群众通外外界的出行路,还搬开了长期困扰他们发展的障碍石。这不?进入2018年,镇宁自治县本寨镇双龙井村村支书韩春志比以往更忙了,忙着筹备组织召集即将在春节期间返乡的外出务工人员开会,忙着谋划哪些村民组有什么特色应该发展哪些产业。
  韩春志无比自豪地告诉记者:“我们村共有15个自然村,2017年年末修通了大庆和石头河组的通组路后,全村就实现了‘组组通’全覆盖。路修通了,接下来就要好好发展各村民组的产业,让大家尽快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他指着通向石头河组的通组路说介绍道,石头河组土地资源丰富,各有七八百亩水田和旱地,水源良好,风光秀丽,红坪河绕村而过。但因为没有出村路,富足的土地白白拿给人家种都没人愿意种,多年来全村人守着富足的资源过着穷日子。“这下好了,去年10月份路一修通,就有种植大户来村里谈流转土地的事情。一些外出打工的村民听说路修通了,已经在盘算买车子开回家啦!”

  记者从市交通局了解到,在全省2017年脱贫攻坚秋季攻势暨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打响之前,截至2017年7月底,我市村民组通硬化路率就已经达到74%,高于全省68.9%的平均水平。按照全省的安排部署,我市2017年农村“组组通”公路计划项目705个1184.1公里。8月30日,我市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全面启动, 2017年实际开工建设1823.59公里,为年度计划1184公里的154%,截止12月底,四个月的时间已建成1188.96公里,完成目标占比100.4%。

 

  据市交通局的资料分析,“组组通”项目建设完工后,解决了深度贫困地区百姓出行困难的问题。百姓修房建屋的材料运输不再是靠人工背运,一套房子相比公路修成之前节约成本至少3万元以上。百姓生活、学习、就医等所用时间平均比以前节省30分钟以上。在项目建设中,各地组织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组成劳务队,经过相关培训后参与通组公路项目建设,增加了贫困群众的就业收入渠道,成为贫困群就近就业和增收脱贫的重要方式。同时广大贫困地区因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而变化,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深加工、特色旅游等产业蓬勃发展。蜂糖李是镇宁自治县六马镇的特色产业,每当李子成熟时,会有大批群众、商户前来选购,但是由于道路不通畅,车辆不能进入,大大地延长了蜂糖李销售的时间。如今通组路修通了,车辆直接开进各个村组,进入果园,当地群众付出的劳动力大大地减少了,但收入却大大增加了。
  据不完全统计,“组组通”使我市数十万贫困人口直接受益,加快了全市脱贫攻坚进程。2018年度,我市“组组通”工程第一批预计划已经下达,将有1148公里的建设任务。目前部分县区已经提前启动项目招标、设计等前期工作。全市上下正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加强对各县区项目建设的督查督导,严格把控质量,按照时间节点保质保量的完成相关建设任务。
  告别了祖祖辈辈不通公路的历史,本寨镇红坪村上翁组蛮有经济头脑的村民杨家富不再满足于养养黑山羊、做点小生意,他更希望村里能借助红坪河优美的自然风光发展乡村旅游。
  “这么多年来,都是我们山里的人向往外面的世界。,如果发展乡村旅游了,我们村就成了外面世界向往的地方!”朴实的话语,美好的心愿,表达了山区群众美丽的“中国梦”。随着一条条水泥路的通达,越来越多像杨家富一样的山区群众正在朝着他们的梦想前行。(安顺日报全媒体记者 古宇 文/图)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