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腊月二十一,冬止阳生,年味渐浓,在镇宁自治县简嘎乡磨上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排排红墙黛瓦的小楼已经竣工,家家户户门前挂起了火红的灯笼,村民们有的正忙着搬家,有的已经迁入新居迎新年,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说实话,心里是十分激动的,能搬进这么漂亮宽敞的新房子。之前我一直都在外地打工,但是听家里人说要搬新家后,我向厂里请了假也要赶回来搬迁。现在我有了自己的新家,就更想留在家里,打算在乡里或县城里找点事做,能时刻照顾家人。”正在打扫卫生的卢老六跟我们分享起搬到新家的喜悦。
卢老六是简嘎乡法绕村的贫困户,文化程度低,一家四口人,两个孩子很小需要上学,家里开支不小,苦于没有经济来源,他只好离开家乡到外地打工。
如今,在外务工已经多年的他,因为听说家里可以参与乡里的易地扶贫搬迁,便回来和家里人一起搬新家,谈到以前居住的条件,卢老六一边摇头,一边诉说原来的生活太艰苦。
“交通不方便,村里只有泥巴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而自家房子是木架房,2017年房子还被大火烧得很严重,家里情况更艰辛了。”
得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房子竣工后,原本在外地打工的卢老六提前请假回家来搬新家了,希望搬出原来住的边远山区,今年一家人可以在宽敞而舒适的新房子过一个开心的团圆年。
深山老林处,交通不便,物产不丰,脱贫谈何容易?搬出大山,重建家园,易地扶贫搬迁对于地处恶劣自然环境中的贫困群众们来说,无疑是摆脱贫穷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办法之一。
走出卢老六的新房,隔壁的李汉伦老人热情地邀请我们去他的新家做客。
明亮的窗户、雪白的墙壁,客厅里沙发、取暖茶几、电视机、冰箱摆放整齐,厨房里碗筷、刀具一应俱全,卧室已经配套好了床和窗帘,就连卫生间里也安装好了热水器和洗衣机。
“现在的房子又大又漂亮,比以前好了太多。政府不仅给新房子,还买全了家具和家电,还有干净的自来水可以用,房子外面的路又好走,我们能搬到这里来,真的太高兴了。”法绕村白杨寨贫困户李汉伦心里说不出的感动。
居住条件确实改善了,但是经济收入从何而来?
“三年前,在政府帮助下,利用荒山种植有30多亩的李子树,2017年才刚挂果,收益还不明显,我打算继续扩大规模,继续开荒种果树,我相信通过双手我家能脱贫致富。”说起未来的打算,李汉伦信心满满。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得益于简嘎乡正在全力推进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在简嘎乡,和卢老六、李汉伦一样,有接近50户易地搬迁贫困户选了好日子,已搬进了新家,而搬迁点80户316人将在春节前全部入住新房过新年。
为切实解决好搬迁群众长远生计问题,简嘎乡坚持搬迁和发展“两手抓”,根据安置点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完善搬迁后续扶持政策,大力实施产业脱贫、就业脱贫等脱贫攻坚工程,按入住的人群劳动力划分,在光伏项目、百香果项目和能人带动项目上优先对劳动力偏少的家庭进行项目安置,对劳动力占多数的家庭采取介绍务工和种养殖产业安置,让搬迁群众发展有基础、增收有保障、致富有路子,做到搬得出、住得好、能发展、可致富。
目前,简嘎乡磨上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正加快附属工程进度,在时间节点上,坚决不打折扣,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建设任务,确保老百姓春节前全部搬迁入住,让他们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安顺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胡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