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生态黑茶集团公司生产车间
贵州生态黑茶边销茶生产线
生态黑茶展示区
贵州生态黑茶集团公司董事长陆靖检查茶砖
安顺产好茶,大家都知道。安顺好茶有绿茶、红茶、白茶,知道的人也不少。但知道安顺产生态黑茶,并且是作为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八部委指定的边销茶的人估计为数不多。2月7日,记者就在位于镇宁自治县双龙山街道办雷召村的贵州生态黑茶集团公司首次看到了一块块长方形的黑茶茶砖。
何为黑茶?何为边销茶?记者通过科普得知,黑茶因成品茶的外观呈黑色而得名。属后发酵茶, 是六大茶类之一。传统黑茶采用黑毛茶 作为原料,制茶工艺一般包括杀青、揉捻、渥堆和干燥四道工序。
边销茶因用于供应边疆少数民族饮用而得名。主要在我国边疆、高原、牧区销售,属于专供茶。长期生活在牧区、高原、缺水、无蔬菜的少数民族以捣碎的砖茶兑奶熬制成奶茶饮用,可以去膻化食、补充水分和维生素等。在牧区有着“宁可三日无饭,不可一日无茶”之说。
贵州生态黑茶集团董事长陆靖向记者介绍,贵州生态黑茶集团公司是国家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八部委指定的边销茶(黑茶)生产企业,目前,全国共有40家,贵州省有4家,他们公司是安顺唯一的一家。同时该公司还是民族特需商品加工企业、国家级名品企业、省级农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国家免增值税企业。
该公司依托我市良好的茶叶品质独特的气候条件,坚持走生态茶业+科研相结合的产业化道路,与黑茶专家和有关院校共同研发集“茶性”和“药性”为一体的高原生态茶产品--贵州生态黑茶系列。现有2000亩生态茶园,紧密型战略合作茶园5万亩。产品远销内蒙古、广西、福建及香港等地。
记者来到贵州生态黑茶集团公司生产车间,因年关将近,工人们都放了假,没有看到制茶的过程。空旷的厂房一眼看不到尽头,沿着厂房一侧安装的生产设备集杀青、揉捻、渥堆、烘干、蒸汽发酵等工序为一体。紧挨生产车间的库房里,木架子上整齐地堆放着生产好的黑茶茶砖,有装箱的,有小包装的,有没有包装的。如果不是事先了解,整齐摆放的黑色茶砖咋一看上去还真以为是建筑用的砖块。仔细一看,很多茶砖上印着各种不同的字样。陆靖告诉记者:“这些印着字样的茶砖是订单生产,很多企业、社会团体在开展活动时,把黑茶茶砖作为纪念品发给成员,公司就按照他们的要求在茶砖上刻上有纪念意义的字样。”
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陆靖的手机不时响起来,都是打来定制茶砖的。据他介绍,该公司从2011年开始研发黑茶,主要以夏秋茶叶为原料进行加工。尤其是边销茶生产项目的建成投入生产后,如果满负荷生产的话,年可产茶12000-15000吨黑茶。以4-11月的夏秋茶采茶期计算,可吞吐10万亩茶园,年产值达3亿元。既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又有效利用了资源。每亩茶可增收500-800元, 大大地增加了茶农和茶企的收入,还为茶叶基地周边农户创造更多劳动就业的机会。
该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 的模式,通过自有2000亩茶叶基地和综合加工厂等产业辐射道东周边农户从事茶叶生产,在茶青采摘、收购等方面与周边县市茶叶基地建立紧密利益合作机制。直接带动农户830户,安排季节性就业达1650人,户均增收达1600元。2017年4至11月期间,贵州生态黑茶集团公司平均每天用工量80个,一个工一天开出80元的工资,全年共支出120余万元务工工资。
李根琴是双龙山街道办雷召村村民,但她已经在贵州生态黑茶集团公司食堂上了三年的班了,早已经成为该公司的固定工人,她很珍惜现有的这份工作,发自内心的告诉记者,“我来公司上班后,按月领着工资,按时上下班,比种田地轻松,收入还要多很多!”与李根琴一样,双龙山街道办青河村集中安置点建档立卡贫困户陈建平、陈家龙父子基本上也成了贵州生态黑茶集团公司固定工人,在生产旺季,父子俩人均可领到2000元/月的工资。
除了带动当地劳动力就业增加收入外,贵州生态黑茶集团公司还向双龙山街道办事处申请了产业扶贫项目资金300万元,与150户贫困户556人形成利益链接机制。双龙山街道办事处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300万元入股到贵州生态黑茶集团公司用于发展生产,以三年为期,该公司从2017年至2019年,每年定期为双龙山办事处所涉及的村集体和150户贫困户556人分红,第一年分红18万元,第二年递增1%分红21万元,第三年递增1%分红24万元。第一期分红已于2017年8月20日举行,其中3万元分到所涉及村村集体,15万元分到150户扶贫户,户均增收1000元。达到了既帮扶贫困户增加收入和扶持当地产业壮大发展的双重效果。
据陆靖介绍,黑茶具有帮助消化、降“三高”、解毒利尿等功效。公司正在根据黑茶的功效细分市场,对不同的消费群体不断研发出具有针对性的产品。在下步的发展中,该公司将抢抓住国家制定边销茶生产企业的契机,依托现有的“过江龙”品牌,加强品牌建设,走产、购、储、加、销一条龙发展路子,带动更多农户和贫困户增收致富。(安顺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古宇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