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上村发展的火龙果基地
一个个脱贫产业落地生根、一条条“组组通”道路建设持续推进,扶贫政策落地,资金紧跟,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实招,不断改善镇宁自治县简嘎乡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如今的简嘎乡焕然一新。
修通村民“致富路”
2月9日,记者来到简嘎乡,与村民谈起乡里这几年的变化,大家都有说不尽的话。
“过去大家要出门,只能走坑坑洼洼的泥路,到县城至少要3个半小时,遇到下雨天更是艰难。”简嘎乡磨上村村民王进峰说。
简嘎乡党委书记饶思红告诉记者:“路对于山里人来说太重要了。没有路,简嘎乡的农特产品运不出去,村民需要的东西运不进来。想要脱贫致富,难如登天。”
在2016年以前,简嘎乡对外交通仅仅是一条约4米宽的坑洼路,道路两边杂草丛生,崎岖难行,一旦下雨,道路泥泞,给村民的出行和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长期以来,交通不便一直是制约简嘎乡发展的主要因素。
因为交通闭塞,产业发展一直跟不上,经济发展一直滞后,简嘎乡也被列入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当地的老百姓一直盼望把路修通。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2016年9月开工修建良简路,仅用75天修建完毕简嘎乡境内道路,2017年3月,全长22.7公里的良简路全线修建完毕,泥泞的烂路变成了宽敞的油路,道路平坦,车道拓宽到6.5米。
道路通了,给当地群众带来极大方便,降低运输成本,解决制约简嘎发展的瓶颈问题。饶思红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运输一方沙石到简嘎可节省10元的运输费用,一吨货物可节省20元,村民外出可以节省30分钟时间。
“这条路的建成,更重要的是提升简嘎乡人民的自信心,坚定大家脱贫致富的信心。”饶思红说,路通了,土地和产业也就活了,简嘎乡发展的活力被充分激发出来。今年,省道315和县道466都准备开工,未来的简嘎乡交通更加便捷。
搬迁铺就“幸福路”
记者在简嘎乡磨上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看到,一幢幢小洋房整齐地排列着,不少村民已经搬进新家,这里交通便捷,公共服务设施健全。
“住在这么好的房子里,原来我想都不敢想。住在这里,孩子上学也方便太多。”谈到现在的生活,磨上村村民陈小江满满的幸福感。
陈小江一家原来居住在播西村中寨组,一家4口居住在山脚下6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里,两个小孩到乡里上学极其不便。在国家的好政策下,陈小江搬到了磨上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3室一厅,电视、冰箱、餐桌一应俱全。
据介绍,磨上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共搬迁安置来自全乡8个行政村中的贫困群众80户316人。80户贫困群众搬迁入住后,将有效改善生活居住条件,为实现脱贫致富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乡党委政府将按入住的人群劳动力划分,在光伏项目、百香果项目和能人带动项目上优先对劳动力偏少的家庭进行项目安置,对劳动力占多数的家庭采取引导务工和种养产业安置,找准发展路子,实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拓宽群众“增收路”
简嘎乡多为山地,且土地贫瘠,境内没有一块超过200亩的平地,传统农业产量低,农业产值极低。如何才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靠山吃山”,结合当地气候条件,按照“山顶绿树成荫、山腰果林壮观、山下热果飘香”的发展思路,简嘎乡因地制宜发展山地高效农业产业。
踏进简嘎,山上的桉树成荫,笔直修长,树姿优美,形成简嘎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桉树适应性强、用途广。四季常青,生长迅速,有杀菌驱蚊作用,可提炼香油。简嘎乡因地制宜发展桉树,规划栽种30000亩桉树,现已栽种27000亩。
“现在我家的荒地种上了桉树,桉树不需要花费大量精力管护,在政府的指引下,荒地也能为我带来经济效益了。”播西村村民叶志元笑着告诉记者。
依托本地气候优势,在山腰大力发展蜂糖李,规划栽种35000亩,现已栽种20000多亩。同时,在山下种植火龙果和百香果,现有5300亩火龙果,600亩百香果。
“以前这里跟对面的山一样,什么都没种,就是荒坡,不能给村民带来效益。”在磨上村,指着满坡的火龙果,磨上村村支书李稳定向记者介绍道。
磨上村现有火龙果基地1400亩,带动当地23户农户增收,其中17户贫困户。项目采取“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通过“农户土地入股+园区就业”两种方式使农户增收致富。
简嘎乡在大力发展桉树、蜂糖李等多项长期产业的同时,也加快短平快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畜牧养殖和蔬菜种植,促进群众增收和脱贫致富步伐。
在翁元村生态商品鹅养殖基地,管理人员正在忙着给小鹅注射疫苗,10000只小鹅正在悠闲地听着音乐,在鹅棚里,6000只大白鹅正忙着吃食。
简嘎乡翁元村平卜组生态商品鹅养殖项目,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运作,通过简嘎极贫乡子基金和贫困户“特惠贷”入股到简嘎乡翁元村合作社,由公司负责建造鹅棚,提供鹅苗、养殖饲料及统一管理服务,并负责贫困户的养殖和技能培训,贫困户经培训后符合条件可到养鹅基地务工,每户贫困户平均一人到产业基地务工,平均月薪为2100元,每户年工资收益为25200元。
目前,简嘎乡的生态鹅远销重庆、广东等地,看到良好的效益,当地农户都积极参与养鹅项目。
简嘎乡现有蔬菜种植基地800亩,由合作社统一种植,当地农户可获取流转费用或是参与合作社分红,还可以到基地务工实现收入。对于贫困农户自己发展蔬菜产业的,给予技术指导,帮助农户销售蔬菜,每亩最低给予500元的补助,根据种植品种不同略有差别。
一项项扶贫产业落地简嘎乡,解决农户内生动力不足、增收渠道单一等问题,建立了贫困农户稳定增收、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安顺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石江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