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安顺绿色动力与再生能源有限公司的垃圾焚烧发电厂门前,运输中转站垃圾的垃圾转运车在排队等候过磅。
2月14日,垃圾转运车在安顺绿色动力与再生能源有限公司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内倾倒垃圾。
2月14日,安顺绿色动力与再生能源有限公司的垃圾焚烧发电厂职工在操作机器将垃圾运到发电厂入料口。
2月14日,一辆垃圾清运车行驶在安顺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路上。
上图2011年4月8日拍摄的贵州安顺西秀区贯城河被白色泡沫污染的河面。下图为2018年2月1日拍摄的实行垃圾分类后的贵州安顺西秀区贯城河,水面清澈。
左图为2016年3月30日拍摄的西秀区九溪村门前的河道堆满垃圾。右图为2018年2月14日拍摄的西秀区九溪村门前实行垃圾分类后的河道水面清澈。
金马新村每户门前放置垃圾箱
王大胜在打扫卫生
当人们沉浸在浓浓的年味里,有谁会留意物资丰富而制造出来的垃圾都去了哪儿?这些垃圾从每家每户清扫出来,又去往何处?过去我们走到美丽乡村,常常看到垃圾遍地,河道边、村庄旁垃圾包围。如今,许多在外打工的游子回乡,发现村庄变美了,垃圾不再裸露,垃圾斗有序立于街头。村庄在变化,人们的意识也在变化,请跟随记者新春走基层的脚步一起看看究竟。
大年初一清晨9点,节日里的人们还在酣睡之中,西秀区环卫处体育路垃圾收集站潘胜雄师傅的垃圾车已装满了垃圾,半小时后潘胜雄师傅将垃圾运输到青山垃圾收转点,大型机器将垃圾压缩打包,一车车压缩打包后的垃圾再次被运往西秀区轿子山镇大进村的安顺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的垃圾收集坑。
大年初四中午11点,普定县负责金马新村、三合村、龙马村垃圾的收运员龚贤已运输了十余车垃圾,他不停地将垃圾斗一个一个装载上车,分别运输到普定的顺时、凯旋城、怡景园、北门四个垃圾中转点,而这4个点上的垃圾经过机器压缩打包,再次运输到安顺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大年初四中午12点,普定县金马新村的保洁员王大胜已将他负责区域的垃圾清扫干净,70余岁的老党员王大胜在村里当保洁员已有2年时间,他一边清扫一边说:“金马新村有3位保洁员,都是老同志,我们愿意为村里尽义务,监督村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也算是发挥余热。”为了让村民养成良好的环境卫生习惯,村里在村规民约里明确规定,“垃圾入箱不乱丢弃”,即便是大年三十燃放的烟花炮竹,各家各户在事后都自行打扫干净,而王大胜等3位保洁员还要负责查看垃圾斗里的垃圾会不会有火星子,引起燃烧。
金马新村村支书王海告诉记者,新一届村班子对乡村的环境卫生十分重视,过去垃圾包围村庄的旧貌经过整治,已焕然一新,如今走进金马新村,一排排灰瓦黄墙的连体民居屹立在安普大道旁,新村内的道路干净整洁,垃圾斗有序排放在村子尽头,各家各户门前都摆放了村里统一配置的垃圾箱。“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我们首先从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上做文章,如今村里家家户户遵守村规民约自觉爱护环境,形成了文明新风尚,村庄变美了,人们的精气神也提振起来了。”村支书王海说道。“现在农村环境卫生已经与城市差距不大了,我每天打扫卫生,看见村庄一天天变文明变漂亮,我干起来也高兴啊!”王大胜回想起过去,“以前金马村垃圾堆在路边、塘边,日晒雨淋,无人照管,一到夏天恶臭难闻,污水随意排放街上,环境卫生脏乱差。如今经过村庄整治,村民的环保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才2年时间,村子面貌一新,我们和城里的差距越来越小了。”
金马新村旧貌换新顔只是安顺市打响“环保硬仗” ,进行村庄整治的一个缩影。
从2015年起,西秀区整合资金,投入8279万元,为14个乡镇建设垃圾转运站,配备垃圾车、垃圾箱等环卫基础设施。截至2017年12月底,14座垃圾转运站已建设完工并投入使用,14辆大型垃圾转运车、160辆垃圾钩臂车、2200个不锈钢垃圾斗全部到位,率先实现全区乡镇垃圾收运处置全覆盖。
为了让安顺市的垃圾得到无害化处理,早在2011年底,西秀区政府与深圳绿色动力集团签署投资协议,2015年7月顺利竣工投产,建成总投资约3.82亿元人民币,日处理能力700吨的一期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实现西秀区193个行政村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全覆盖。接着,又在开发区、普定县、平坝区开展了垃圾收运全覆盖。
安顺垃圾焚烧发电厂是以安顺市城区及周边县区城市生活垃圾为原料的环保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属于可再生能源、循环经济产业项目。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管理经验,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噪声和固体废弃物等严格执行行业现行标准和环评要求。有效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热能发电,实现生活垃圾处理的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项目规划日处理生活垃圾能力为1050吨,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日处理能力为700吨/天,两炉配置和一台12MW的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焚烧炉采用绿色动力集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获得国家专利的炉排炉;建有渗滤液处理站,采用“生化+膜+反渗透”工艺,渗滤液处理达标后回用;建有烟气处理设施,采用“半干法+干法+活性炭+布袋”工艺,烟气在线监测数据与国家环保部联网;灰飞经螯合固化达标填埋;炉渣经分选金属后综合利用。项目年处理垃圾量约25.55万吨,年发电量约8600万度,年上网电量约7000万度。
2017年该项目无害化处理全市辖区内垃圾量23.62万吨,相当于节约标煤3.20万吨。春节期间为保障我市大量生活垃圾焚烧,该公司60余名员工坚守岗位,平均每天收储垃圾1050吨、焚烧垃圾800余吨、发电30万千瓦时。项目不仅提供电能,还可以提供蒸汽、热水、污水处理、污泥处理等服务,为城市工业园区的建设和招商引资企业入驻提供能源和环保支持。
我市属于喀斯特地貌,土地资源匮乏,垃圾对环境污染严重,特别是垃圾中的渗滤液会严重污染地下水源。西秀区、平坝区政府先后与该公司达成合作,解决原垃圾填埋场环保问题,并先后环保处理填埋场垃圾近10万吨,为安顺环保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为满足我市城乡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需要,安顺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今年准备启动二期项目,扩大容量,达产后年平均发电量将超过1亿度,每年处理垃圾45万吨,实现工业生产总产值上亿元。可以解决近千人的就业和十几万户居民用电问题,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不仅有效地减少了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让更多的垃圾变废为宝,还为安顺开展环保教育活动提供了真实的示范案例,提升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进一步认识。项目建设运营,全面改善了安顺区域卫生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安顺市经济投资环境,为安顺市创建文明、卫生、环保、园林城市,提升城市形象做出了积极贡献,已成为安顺的一张靓丽名片。如今,走进安顺的美丽乡村,村庄与碧水蓝天相得益彰,乡风文明、生态宜居,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安顺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现虹/文 卢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