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岭:“一米”格子布增收脱贫巧致富

2018-02-28 17:06:39    来源:   安顺新闻网      

本网讯 2月27日,惠风和畅,关岭自治县上关镇红星村贵州依山源民族布艺贸易有限公司的织布车间里,有的正在纺线、有的正在织布,织布机涮涮涮的声音,伴随着女工们张驰有度的节奏,在春日暖阳下,一幅静动相宜的劳动画卷展现在记者眼前。

 

王小娥是女工里比较年轻的一位,只有30岁,正在向61岁的罗应美学习织布技术,“我们年轻人对织布技术掌握不够,得虚心向年长的大姐们学习。”王小娥一边学一边说。王小娥到贵州依山源公司才3个月,尝到这门手艺的甜头后,立志要把技艺学精学好,还没等春节过完,就急着到厂子来上班。

“一米格子布订单价30元,每个工人每日平均织布4米,公司52台织布机、52个工人,每日产布200米,产值6000元。这是红星村格子布的致富经。”红星村村主任罗天河介绍道。

在贵州纯然布艺工艺品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来自新铺镇巴茅村51岁的技术骨干周艺兰忙里忙外,公司大年初四就开了门,过年前培训过的许多妇女找上门来要活干,周艺兰一边给巴茅村的陈天茂、陆正琼取加工用的材料,一边叮嘱要按公司的花样织,有技术困难还会上门帮助。周艺兰心灵手巧,到纯然布艺公司上班已2年,经过努力成为公司的技术骨干,她感叹道:“以前在家务农,一年干到头总收入才七八千元,如今到企业上班,每月3600元,收入是过去的几倍,没想到指尖技术能够变成钱,还能帮助更多人脱贫,居家妇女找到了一条致富出路了。”在关岭自治县的布依族寨子里,古朴的布依族“格子花”布艺成为妇女脱贫致富的“宝贝”和妇女增收的“副业”。

据悉,全市妇联将这些“小作坊”聚拢起来,在市妇联的支持和引领下实行公司+农户的生产和销售,抱团发展,利用“锦绣计划”实施“巾帼脱贫行动”,引领广大妇女居家创业就业

自2014年12月以来,关岭妇女特色手工产业“锦绣计划”,以妇联为牵头实施单位与县直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在刺绣培训、人才培养、孵化手工企业、促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等各方面作出了努力,培养出了一批人才,促进了妇女特色手工产业的发展。

截止2018年2月,关岭县妇女特色手工企业注册并生产产品的企业共有16家,妇女手工作坊10余个,产值约600余万元,专业从事特色手工产业的妇女达到1000余人,辐射带动3000人脱贫,带动5000余名妇女从事相关手工艺产业。全县已拥有贵州省三星级手工促就业示范基地1个、贵州省妇女手工创意示范基地1个,贵州省锦绣计划巧手脱贫基地2个。关岭县妇联争取省妇联项目资金25万元举办“锦绣计划”民族民间妇女手工刺绣普通培训5期,自筹资金3万元举办“锦绣计划”骨干绣娘培训2期,联合妇女手工企业到村开展纺织培训2期,共培训输送农村合格“绣娘”320人,合格纺织女150人。成功举办了1次全县妇女手工刺绣技能大赛、2次民族民间手工艺品展示活动,发掘“绣娘”204人,表彰“绣娘”34人,同时组织妇女参加省市举办的刺绣大赛,新铺镇大盘江村吴仕艳等获省级优秀奖、岗乌镇小盘江村罗天琴获市级刺绣组冠军 。

为了将“锦绣计划”打造成关岭“巾帼脱贫行动”品牌,培育关岭妇女手工龙头企业,带领贫困妇女创业就业,关岭县妇联帮助手工业企业培训织布女工,引导格子花布依工艺品有限公司、纯然布依工艺品有限公司将纺织、刺绣生产基地建立到新铺、普利、关索等乡镇贫困妇女的家门口。在县妇联积极协调下,县民宗局投入资金10万元帮助格子花布依工艺品公司改善纺织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并明确格子花公司向2000名农村妇女传授公司所需布匹的纺织技能。在政策、资金扶持下,成功使关岭格子花布依工艺品有限公司与意大利商户成功签订布依族格子花布3000套床上用品,总价值约210万元的销售协议,使关岭农村1000余名贫困妇女能够居家就业,平均每人每天能收入120元以上。

贵州纯然布艺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纯告诉记者,公司以每米30元回购贫困户织出的布匹,解决了贫困户就业难题,为公司提供了用工资源,贫困户可以在家照顾老人和小孩,又无需担忧在家没有工作而坐吃山空。公司在资金周转困难的时候,得到县人社局8万元创业担保贷款扶持,企业发展了承担脱贫攻坚社会责任,吸纳20个贫困户就业,为贫困户每人缴纳100元养老保险。现在公司女工8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0人。公司提供设备及材料,贫困户负责织,许多居家妇女一月能有2000元至3000元不等的收入。为扩大产业,纯然公司将招聘缝纫工80余名,发展五个织布基地,一个基地带动50名贫困妇女脱贫。

为打造关岭民族民间手工刺绣知名品牌,为巧手脱贫奠定良好基础,关岭县妇联积极鼓励关岭格子花布依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开发设计新产品,将传统工艺与时代元素相结合,按照市场所需,销售大众喜闻乐见的新产品,并积极协调社会爱心人士捐赠资金2万元定制22台织布机赠送给上关镇红星村纺织贫困妇女。关岭纯然布依工艺品加工厂、关岭水韵布依纺织品加工厂、雅里苗族姐妹传统工艺加工厂等也积极利用蜡染、扎染、刺绣等技艺开发新产品,加强与外地企业的交流合作,生产具有关岭特色的手工艺品及服装,满足消费者需求,培育消费群体,提高市场份额。

为了发挥手工产业的带动作用,贵州依山源民族布艺有限公司与红星村联合,采取“支部+公司+贫困户”的组织形式,由红星村党支部牵头,村集体、村支两委干部、贫困户共同出资作为股金,其中村集体出资2万元,村支两委干部出资4万元,123户贫困户以每户1000元将扶贫产业项目资金入股,共计出资12.3万元,聚拢了18.3万元资金作为公司启动资金。贫困户变股民:公司产生的收益按“127模式”分配,即从收益中抽取10%作为村集体滚动资金,抽取20%作为公司发展资金,剩余70%作为股东分红。小作坊变公司:布的生产和销售完全实行公司化运作。工人只负责按要求生产,按件计酬,按月领取工资。该公司成立7个月,已发工人工资12万元,公司预留8000元作为发展资金,股东每股分红150元,惠及123户贫困户。

“在这里上班老板包吃包住,每个月还可以拿到2000多元的工资,够家用了,比做其它强。”女工卢启英感言道。红星村总人口2042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有600余人,其中妇女就有280余人,织布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提供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就业岗位,让妇女的“指尖技能”变为“指尖经济”促进了家庭增收问题。关岭自治县不仅发展布依族格子布产业,还在向阳村等村寨发展苗族服饰传统产业,市场前景看好,不仅可以为村集体带来可观的收益,还可以带动大量的贫困户增收脱贫,实现“指尖创收”。(安顺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应莉 刘现虹 康莲莲)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