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岭许土村:调整结构兴产业 村民增收奔小康

2018-03-05 15:02:36    来源:   安顺新闻网      

  本网讯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走进关岭自治县龙潭街道办许土村,一片片整齐划一的地膜铺设在田间地头,被破膜引苗后的马铃薯绿色幼苗点缀其上,长势喜人,远远望去甚为壮观。


  许土村是典型的农业村寨,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主要出产物是水稻、玉米、生姜。一直以来,村民主要依靠种植传统农业维持生计,内生发展动力不足制约着许土村经济发展。

  如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带领村民脱贫致富?龙潭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王碧一语道破:“整合资源,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激活农村土地及劳动力资源,盘活资金要素,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面激活农村发展新活力,破解农村发展难题。”

  2017年6月村里成立许龙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吸纳本村农户以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资源进行投入,由村集体统一规划管理,村社一体合作社组织实施。

  通过合作社带动,以许土村许土组300亩蔬菜种植为核心区,辐射带动周边村民小组发展蔬菜、生姜种植面积达1300余亩。许土村现在发展种植马铃薯70余亩,八月瓜30亩,还发展100亩饲草种植,各项产业不断落地。

  “除了发展生姜、蔬菜、中药材、精品水果、淡水小龙虾等产业,为充分利用坡地资源,我们还规划发展了1000亩的棕树,棕树经济价值高,而且我们种植的棕树是确定由大自然公司收购,后期销售问题已经解决,一门心思把棕树种好就行。”许土村村支书胡朝英告诉记者,发展棕树所产生利益的70%分配给贫困户,30%作为村集体经济,村民还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务工等形式来获取收入。

  “玉米单产水平不高,村民投入多,产出低,比较效益差,经济效益‘不划算’,减种玉米,把原来种玉米的地腾出来发展经济作物,能够有效增收村民的收入。”王碧告诉记者。

  王碧说:“年前种下去的土豆开始出苗,出土后得及时破膜,正月初四,大家还沉浸在过年的浓厚氛围中,许土村的村民便开始投入到农事劳作中来,在家门口就能够实现就业,获取收入,村民们务工的积极性都很高。”

  走进许土村,可以看到村民们正在自家地里平整土地,准备种植生姜,抢抓农时,及时做好春耕备耕,为今年能有好收成奠定基础。

  长期以来,许土村都有种植生姜的习惯,但都零零散散,不成气候,村民单打独斗,因为市场信息不对称,重种植而忽视市场,造成销售不畅,价格波动,村民种生姜的积极性并不高。

  “我们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扶持发展生姜种植产业1000余亩,由合作社给村民提供生姜栽种技术指导,对接市场,畅通销售渠道,村民种植生姜产生纯利润的1%上交合作社,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胡朝英说,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去年许土村的生姜种植获得丰收,村民收入增加,有效维护村民的利益,极大激发村民种植生姜的积极性。

  今年70多岁的邱光明是村里的贫困户,他的妻子是残疾人,去年在合作社的带动下,他种植的3亩生姜获得3万多元的收入。谈及现在的生活,他乐呵呵地告诉记者:“政府一直在扶持、帮助农民,特别是我们贫困户,在合作社的带领下,种生姜比以前省心,赚的钱还比以前多,平时还可以去合作社打工赚钱,党的政策越来越好,我相信只要不懒,就能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

  许土村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挖掘资源利用的潜力,通过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促进许土村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的综合效益已经开始凸显,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将会带动许土村村民过上小康生活,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安顺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石江寒 实习记者 詹艳)

责任编辑:陈婷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