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从“县县通高速”、“乡乡通油路”、“村村通油路”到“组组通”公路,公路已然成为打通经济命脉,补齐交通运输“短板”,激活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
自去年启动“组组通”公路大决战,普定县迅速启动实施农村公路“组组通”三年大决战,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先手棋,加快推进脚步,一条条通组公路正在热火朝天的施工,一道道关卡正逐步打通,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道路问题正逐步破题。
走进普定县黄桶办斗篷新村,一条宽4.5米的沥青路如纽带般将一个个村庄连在一起。去年8月,该村石包至新寨组组通项目启动建设,12月项目建成完工,该道路全长4.645公里,项目投资385.5万元。
“以前这里是一条毛马路,坑坑洼洼,车子过路路上全是灰,推个斗车运点东西都要费很大的劲。” 正在路边种植辣椒的林场组村民张照亮告诉记者,为此,每次开群众会议时自己都提议要修建马路,现在国家政策好了,圆满了自己“平坦梦”。
斗篷新村的贺光权三四年前就在路边自家的一楼做起干粉生意,他告诉记者,这几年来,很多客户过来买干粉都在抱怨这条路不好,他自己也是有苦不能言。如今,沥青路修通了,自己也买了新的设备,生意更好了。
据普定县交通局计划业务股负责人康晓勇介绍,这条道路为普定县提前启动农村通村通组路网全覆盖的道路之一,项目资金为普定县路网硬化全覆盖项目贷款。
“2017年6月,普定县通过国家开发银行贷款约8亿元启动这个项目。” 普定县交通局局长方勇说道,普定县通组公路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全县农村通村通组路网全覆盖项目,启动实施项目608个703公里,直接工程费7.9亿元;另一部分是全省“组组通”公路项目,总里程为308公里。
在穿洞办三合村,村集体公司流转了几十亩土地种植西红柿,没有修通“组组通”公路之前,遇到下雨天农具、肥料和采摘运输都很困难,工人干起活来也很辛苦。“以前没有路,都是村里自家筹钱集体修建的毛路,现在党的政策好了,路修通,平整的水泥路种植什么东西都方便运送出去。”正在田里整理支架的村民王国友说道。
三合村新房至后山“组组通”项目虽然只有短短的1.4公里,但仍然影响到群众和村集体公司的发展,种植的成本不仅更高了,还耽误了工时。该道路去年8月正式启动,路基宽度4.5米,通组路建设完成后,该村一系列规划项目也将正式提上日程,产业发展将会给当地老百姓带来福音。
在白岩镇梅家庄到高家庄“组组通”项目处,挖掘机正在道路尽头挖掘碎石,而前段压路机正在来回碾压着路面,道路已然成型。该项目施工员冉松说,现在,道路级配碎石层已经基本结束,本月9日后就可铺水泥砂石,预计本月就可完成项目建设。
今年1月,普定启动了梅家庄到高家庄“组组通”项目,看着压路机来回压过后平整的路面,家住白岩镇梅家村梅家庄组的吴友兰高兴地说,“路修通了,以后自己道路两边的田地种植起来更加方便了。”
说起修路,吴友兰脸上充满着无奈。他告诉记者,10年前,梅家庄到高家庄还没有通组路,于是,村民发动起来自己修建,石头是从山坡上一块一块搬下来的,水泥、砂石也是人挑马驮运来的,虽然路通了,但也只是简单的毛马路。
如今,道路畅通给百姓带来了出行便利,更给贫困地区带去了发展机遇、致富希望。随着道路建成,有些地方谋划发展起特色农业、特色旅游,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截止目前,普定县提前启动全县农村通村通组路网全覆盖项目已开工建设通组路375个487.75公里,完成产值1.8亿元,工程形象进度达60%;2017年普定县“组组通”项目计划191个261.4公里已基本完工,完成形象进度100%,完成投资2.09亿元,涉及深度贫困村 “组组通”55个项目69.859公里。
未来两年,普定县将继续支持贫困地区建设具有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性质的公路,使其增强当地的内生发展动力,助力脱贫攻坚,持续开展农村 “组组通”公路大决战和全县农村通村通组路网全覆盖项目建设,全力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安顺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鲁开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