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一转种蔬菜 服务农户助增收

2018-03-22 17:27:20    来源:   安顺新闻网      
  三月的黔中,晴空湛蓝,繁花似锦。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记者走进西秀区七眼桥镇兴曹村,只见一片育苗地里,农户们或弯腰拔杂草、或浇水灌溉大葱苗,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将“人勤春早”的水墨丹青描绘得淋漓尽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重点。

  

  “2012年打工回来看到家乡土地都是种玉米和高粱,经济价值很低,老乡们经济收入微乎其微,在政府的帮助下成立了西秀区旭日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计划发展规模产业和服务农户,带领其增收致富。”旭日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严勇回忆道。
  脱贫致富,增收是核心。如何让百姓实现稳定脱贫、实现持续增收?这是严勇与村支两委一直在思考、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合作社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全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合作社以800元流转农户土地300亩,从事育苗和错季节蔬菜种植。”严勇介绍道,蔬菜种植主要品种为:山药、甘蓝、大葱、白菜、番茄、黄瓜等,在栽培过程中,严格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严格按照无公害绿色蔬菜种植模式种植,从而保证蔬菜良好品质及较好的价格,逐步走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正在洒水的管理人员张文丑说:“2013年安顺禾丰国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公司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化为经营模式,积极引导蔬菜种植基地、种植大户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走绿色蔬菜路线,使蔬菜种植更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为广大市民提供大量优质、安全的蔬菜。”
  据了解,合作社基地不仅带动150多人务工增收,还带动周边种植面积3500余亩,辐射带动农户1000余户,并积极为种植户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及销售服务,得到广大农户的高度认同,良好的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扶贫“输血”不如“造血”,合作社从根本上帮助了群众脱贫致富,带动当地老百姓持续增收,周兴英就是其中一员。

  

  “在这里务工,不仅每天有免费中餐和90元收入,还可以学习专业技术,去种好我家里的一亩三分地。”正在拔杂草的周兴英高兴地告诉记者。
  周兴英是隔壁村汤关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0多岁的女人替久病的丈夫一肩挑起家里重担,可她没被困难打倒,2016年在同乡介绍下来到旭日合作社蔬菜基地务工,她肯吃苦很努力,一年至少270天在干活,年收入达到2万多元。她用那双勤劳的手终于开启脱贫致富之路。
  “为更好的帮助农户销售蔬菜和提供就业机会,在政府的帮助下,合作社流转了15亩土地建立安顺市蔬菜保供基地产地交易市场,为农户蔬菜找好购买商。”严勇说道。
  交易市场不仅为周边农户销售提供了场地,还提供了上百个就业机会和免费早中餐,给农户以优质服务。
  目前,合作社已成为绿色蔬菜生产发展重要基地,对周边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服务,以及带动稳定销售,除保证本地正常蔬菜供应外,产品远销广东、广西、海南、贵阳等地,年产值达400多万元。
  幸福靠奋斗,勤劳能增收,严勇对合作社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在政府和农业部门鼓励下,合作社将继续秉承种植标准统一、安全检测统一、市场流通统一,形成一条集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产业链,充分利用核心基地带动周边精准扶贫农户共同发展,共同脱贫致富奔小康。”(安顺日报全媒体记者 胡典 文/图)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