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闭幕会议,为期15天的2018年“两会”完美落幕。3月22日,平坝区乐平镇塘约村村支书左文学,作为平坝区唯一的一个全国人大代表,也马不停蹄的回到了塘约村,回归到一个普普通通的村支书角色。
左文学回村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村支两委成员、驻村工作队和各村民小组、党小组组长进行了全国“两会”精神宣讲,以最直接的方式把“两会”的好声音、好故事、好政策传达给大家。
他怀着激动的心情告诉参会人员,这次大会是党的十九大之后召开的第一次人代会,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第一次人代会,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
他提到:3月17日上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五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全票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充分体现了党的意志、人民的意志、国家意志的高度统一,这是党之大幸、国之大幸、军之大幸与民之大幸。
“当天,我在会场与2900多名代表不由自主地站起来鼓掌,很多人都流下了激动的眼泪,大家都很想拥抱我们全党拥护、全民爱戴的伟大领袖。”说到这里,左文学的眼眶早已红润。
紧接着,左文学还向大家宣讲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期间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各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并结合塘约村的发展与大家共同探讨未来的改革方向。同时,还与大家分享了根据国务院机构调整后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这一重大变化,引发的他对塘约村以后机构怎么改、队伍怎么带、产业怎么搞、人员怎么管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
3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参加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贵州代表团的审议,其间,左文学向王沪宁汇报了塘约村的发展情况和“向智慧塘约迈进”的发展构想,并提出了“在农村打造一支不会走的工作队伍”的建议,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该提议最终获得大会采纳。这也切实的代表了广大农村干部对于优秀人才资源的渴求和愿望,呼应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所说的:“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乡村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的重要讲话精神。
在宣讲中,左文学向大家谈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闭幕时的讲话中,多次提到了“人民”两个字,强调了“人民”的重要地位,并呼吁所有在场干部,不论身居高职或是基层,都要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并要求所有人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坚守公心,俯身做人。村委委员尤成英说:“听完宣讲,感觉自己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村委委员,但是其实责任重大,我们做事做人,都要讲公心,能够为大家服务是因为别人信得过,以后我们会加强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精神,更好的为村里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都相信塘约会越来越好”。
宣讲结束后,左文学表示,此次参会,让他受益很深,学到了很多先进的理念,受到颇多启发,得到了与更多优秀人才的交流机会,20多天的“两会之行”,在第一时间切身感受到了新时代思想的力量与光辉,这让他备受鼓舞,增强了发展的信心。塘约村这个曾经的贫困空壳村,必定会精诚团结、加快发展的脚步,搭上“中华巨轮”驶向充满希望的明天。(王璐 本报记者 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