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来百花开,乘着明媚的春光,记者来到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安顺市实验学校走进校园,竹林古树,处处彰显着生机与活力;亭台楼阁,一砖一瓦都蕴藏了的文化内涵。近年来,随着学校创建工作的不断深入,学校校园环境和人文内涵稳步提升,学校的一草一木均沾染了文明的气息,文明之风吹遍校园,文明之花处处绽放。
“文明校园的创建让我们学习生活的环境变得更加舒适宜人了。”,“我觉得最大的变化是同学们养成了文明的好习惯,校园风气更好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说起校园的变化,安顺市实验学校的师生情不自禁的打开了话篓子。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中,学校重点依托“五个一”特色工程和“五个融入”特色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文明校园“六好”创建要求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始终,使学校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师生美好心灵的坚强阵地,努力给学生打造一个求知求学的精神家园。
文明创建,思想道德是基础。近年来,学校十分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师者情怀育人正气,打造敬业奉献教师榜样,不断提升爱生、爱岗、爱校的教风,树忠诚敬业的榜样教师。做好“三个核心”,即围绕一个“核心”,建立一个“标准”,践行一个“核心”,建立一个“标准”和立足一个“核心”,发挥“一个效应”。如学校开展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实践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课堂教学,德育实践、班级文化、班主任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教师在岗位实践中意会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在“做更好的自己”育人目标大讨论活动中,感知教育的润泽过程和“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情怀。通过师德建设,实验学校涌现出了如胡艳梅、张波、卢华秀等一大批爱护学生、挚爱工作岗位、拥有奉献精神的最美教师。
文明创建,校园安全是保障。学校作为党和国家人才培养的基地,如果没有安全稳定的工作学习环境,师生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学校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也只能是空谈。学校工作既要保证教学质量生命线生机勃勃,又要能保障教学安全高压线丝毫不差。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要切实把校园建成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近年来,实验学校切实抓好校园安全工作,积极与有关部门合作,形成“齐抓共管”,齐心协力、共同建设的工作体制,最大程度的保障学校安全。八年级8班的姜雨辰就对此深有感触,她告诉记者,只要是有可能影响到学生安全的事情,无论大事小事,学校都会十分重视。比如说以前在课间时间,大家为了更快进入操场,总是在楼道吵吵嚷嚷,拼命挤下楼道。殊不知这样的“挤”让楼道更拥堵,也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为此,学校下定决心整改,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有序进入操场。这样一来,楼道不拥挤了,也更安全更有效率了。
文明创建,校园文化是关键。走进学校教学楼,楼内丰富多彩的墙体文化硕果累累,楼梯间悬挂着学生创作的绘画、书法,走廊的内墙上印刻着古诗词、三字经、优秀榜样推荐等内容,每一层楼的转角都设有开放式读书角。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学校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中,学校总结、提炼出具有实验特色的校园精神。让校园精神融入班团队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主题实践活动。广泛开展“核心价值观记心中”主题班团队活动,坚持学习榜样和选树可亲、可敬、可学的身边榜样,把身边榜样立为心中的标杆,向榜样看齐,向榜样那样追求美好的思想品德。
“自从学校开展文明校园创建以来,校园更美了,同学们的行为举止更加文明了。”六年级二班的周渝文告诉记者,以往校园内偶尔会见到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不爱护校园环境的现象基本绝迹。下课后的休息时间,同学们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上下楼梯也养成了了一律右行的良好习惯,见到老师主动问好。爱护校园内的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不穿越绿化带,爱护环境。见到地上有纸张,很快就会有同学捡起来放进垃圾箱。通过文明校园的创建,让每个人都学会了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让文明之花在校园盛开。(安顺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康馨月/文 李立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