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岭:调优结构兴产业 释放农业新动能

2018-03-27 15:31:40    来源:   安顺新闻网      


关岭乐安村关岭牛养殖.JPG

关岭乐安村关岭牛养殖

  阳春三月,沃野千里,关岭大地春潮涌动,一宗宗大型农业项目在关岭安家落户、一片片农业产业基地正在拔地而起、一个个农业企业百舸争流......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关岭自治县通过转方式、调结构,不断提升农业质量和效益,在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可喜步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培育形成了培育形成了关岭牛、火龙果、花椒、蔬菜、六月李、小黄姜、桔梗、食用菌等一大批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形成了一大批区域性特色产业和地方性特色产品。

  2017年,全县发展“关岭牛”存栏18.1万头,出栏3.67万头,产值2.98亿元;蔬菜种植27.2万亩,产量40.5万吨,产值8.1亿元。开工建设食用菌大棚160个,栽培秀珍菇60万棒;完成“粮改饲”4万亩。4个省级农业示范园区完成投资9.1亿元,实现年产值87亿元,销售收入达30亿元以上。

关岭莲花村火龙果种植基地3.JPG

关岭莲花村火龙果种植基地

  转方式、调结构,不断提升农业质量和效益

  关岭自治县打邦河岸的莲花村,过去沉寂于石漠化的困顿。而今,连绵起伏的火龙果园里,一片片绿色的火龙果林渲染着满山碧绿。

  “你有所不知,以前这一带石漠化严重,全是乱石荒坡,好不容易种点玉米,也都稀稀疏疏,产量很低。如今种上了火龙果,不仅山坡变绿,农民也增收了。”莲花村村支书罗开基告诉记者,目前村里已发展火龙果种植3000亩,在发展火龙果种植产业后,村里的贫困农户变少了。

  这是关岭自治县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助推精准扶贫实践的一个缩影。

  关岭县是贵州典型的喀斯特地区,石头多田地少、土地分散破碎、土壤肥力差,农民普遍种植苞谷等传统作物,产量极低、收入微薄,生态压力和脱贫压力成为摆在全县面前的“两座大山”。

  “为了摆脱贫困的桎梏,关岭县除了在石漠化严重的山地种植火龙果、李子等精品水果,还因地制宜借助养牛产业的‘先天优势’,用种草养牛来促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关岭自治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敏介绍,近年来,关岭不断探索“石漠化治理﹢农业产业扶贫”的发展路径,通过产业结构调整,逐渐走出了一条既治理生态又发展产业带动贫困人口致富的路子。

  2016年2月,关岭提出“关岭牛”三年振兴计划,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围绕种、养、加、销全过程,构建“关岭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全产业链,推广规模养殖“关岭牛”,全力打造关岭“牛”品牌。

  走进上关镇乐安国画山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养牛基地,一头头肥壮的“关岭牛”正在牛圈里吃着青贮饲料。据合作社负责人王忠炳介绍,目前合作社养牛基地存栏有300余头,与该合作社签订养牛合同的有85户贫困户,签订饲料玉米订单合同收购的农户有1140户,乐安村合作社通过发展“牛”产业,带动了不少农户走向了致富路。

  “现在养牛一个月稳定收入有2500元,还能照顾的家里的两个孙子,比在外头打工强。”今年61岁的乐安村村民张贵福2016年开始在合作社养牛,他说,自从村里发展了养牛产业,越来越多的村民选择回家种草或者养牛。

  “关岭县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多土少,很难发展种植业,只能靠山吃山,种草养牛。”上关镇党委书记龙彬介绍说,关岭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发展养殖业,不仅让“牛”有了响亮的品牌,还让群众收入翻了番。

  如今,“关岭牛”已形成了以普利、新铺、花江、上关、板贵、沙营、岗乌、永宁等乡镇为重点区域,辐射带动全县各乡镇(街道)养殖格局,全县存栏牛已达18万余头,产值达2.9亿元,到2020年,关岭将建成规模化肉牛养殖示范场60个以上,扶持360户饲养规模20头养殖户;要精准扶持建档立卡扶贫户2000户,实现人均养牛收入达8000元。同时,“关岭牛”第一产业要实现产值超过15亿元,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产值达25亿元。

顶云街道办猕猴桃种植园.JPG

顶云街道办猕猴桃种植园

  建园区、兴产业,不断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记者来到位于顶云街道办事处新场村的猕猴桃综合开发产业园区(顶云街道办事处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放眼望去,一片片猕猴桃长势正旺,园内植物绿意盎然,工人们正在忙碌地在猕猴桃地里套种中药材。该园区以以“农户+合作社”入股分红模式种植优质猕猴桃达526亩,其中套种蔬菜、中药材120余亩。

  顶云街道办事处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只是关岭自治县推进农业项目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关岭自治县着力打造“乡乡有园区、村村有试点、户户均受益”的“大园套小园”的创建模式,将园区建设与结构调整、扶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生态保护、农业旅游相结合,整合项目、资金和技术力量集中投入。通过几年努力,成功建成4个省级示范园区,全县13个乡镇(街道)结合自身实际,都建立了乡级农业产业园。

  “我们还注重积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速向园区集中、先进农业生产要素加速向园区集聚,较好发挥了‘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据关岭自治县果树蔬菜工作站站长金超介绍,近年来,关岭县农业部门在全力打造示范园区的同时,积极推行现代农业经营模式,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在关索街道办月亮湾村秀珍菇种植基地,密密麻麻捆扎结实、排放整齐的菌包摆满了生产车间,基地的工人们正忙着装车,上架。

  贵州益源菌业开发有限公司是关岭自治县招商引资培育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7年初与月亮湾村达成协议,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生产加工见效快、周期短的秀珍菇。

  “项目总投资是1.2亿元,分成3期投入,第一期投入是3千万元,用地100亩,建30个秀珍菇大棚以及生产线及其他配套设施,在2018年年底内设施全部建设完成,将解决近600人的就业问题。”贵州益源菌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少鹏介绍,月亮湾村秀珍菇示范基地按每袋食用菌平均产量0.8斤,每年将生产秀珍菇4000吨,年产值达5600万元,利润1600万元,计划三年内将带动全县5000万袋菌袋生产。

  月亮湾村村主任潘华介绍:“我们是以“公司+合作社+农户”这种运作模式进行利益分配,到时候老百姓按入股的比例分红。”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关岭县通过积极探索利益联结新模式,引导农民建立各种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规模生产基地,不断培育壮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提高了农民组织化水平。

  截止目前,全县在市场监管部门登记注册成立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534家,其中:种养合一的208家,种植业156家,养殖业143家(其中:养牛的107家),加工的4家,销售服务的23家。省市级龙头企业6家,国家级示范合作社1家。

关岭月亮湾村食用菌生产基地2.JPG

关岭月亮湾村食用菌生产基地

  立标准、树品牌,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

  当前,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人们将更多关注放在了农产品质量上,对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此,关岭自治县以标准为支撑,以品牌建设为抓手,以追溯体系建设为切入点,着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工作,不仅有效保障了舌尖上的安全,而且有力提升了农产品竞争力。

  截止目前,全县无公害产地认证面积中火龙果15000亩,优质大米14940亩,柚子3000亩,葡萄1000.5亩,梨157.5亩,甜橙180亩,绿茶6141亩等。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已完成番茄、黄瓜、茄子等11个蔬菜品种33148.5亩。

  在突出标准、优质、品牌的战略下,关岭绿色优质农产品得到了国内外市场的广泛认可。目前,关岭“上关六月李”、“坡贡小黄姜”已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关岭红心火龙果”、“关岭桔梗”、“关岭牛”已获国家质监总局、农业部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板贵火龙果标准园建设获农业部“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授牌,并成功打造了关岭牛、花江狗肉、断桥蔬菜和煳辣椒、板贵花椒、板贵火龙果等一批知名农产品品牌。

  “在积极培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的同时,关岭县还积极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拓宽产业幅,提高附加值。”金超说。

  目前,在顶云新区规划建设食药园,重点引进食品药品生产加工和物流企业,着力将食药园建设成贵州西部重要的食品药品绿色特色轻工产业基地,其中入园的苗立克中药饮片、台湾顺天堂中药饮片、阿依苗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糊辣椒及面条加工等企业陆续投产,有效推动中药材(桔梗、丹参)、小黄姜、早熟蔬菜和辣椒等农产品规模化发展。(安顺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范成荣 黄松 伍水清)


责任编辑:陈亮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