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春风行动】西秀区新合村:种养“双引擎”助农致富

2018-03-29 10:35:25    来源:   安顺新闻网      

西秀区新合村:.jpg

  曾经,鸡场乡新合村是西秀区一个典型的贫困村,“多山少田不出粮,青壮劳力走外乡”是这个贫困小山村的真实写照。近年来,在全省自上而下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行动中,按照市、区、乡“村村有脱贫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的脱贫目标安排,新合村主动发力,找准产业发展的土地优势,以蔬菜种植和肉牛、家禽养殖为扶贫“良方”带动全村贫困户增收,打了一场脱贫攻坚翻身仗。

  近日,春和景明、农事正忙,新合村大大小小的山头上繁忙的景象随处可见,铁牛翻土、农肥入地,问及将要发展什么种植产业?得到的答案是:种生姜、辣椒。

  “在新合村,800亩生姜、1000亩辣椒马上下种,产业覆盖了全村所有贫困户。”鸡场乡副乡长童武告诉记者,除了之前实施的500余亩时令蔬菜,新合村还种下了600多亩威芋5号脱毒马铃薯,并将实施1000余亩花椒种植。而这些扶贫产业,完全按照“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总体思路进行布局,促进农户增收。“时令蔬菜种植中,贫困户务工收入人均在1000元以上。马铃薯和生姜种植采用‘强带弱’模式,主要以大户致富能手带动贫困户种植。”童武说。

  站在修筑一新的机耕道上,顺着童武手指的方向放眼望去,新合村648亩马铃薯已迎春吐绿,山这头、山那边无法尽收眼底的新绿,成了新合村238户农户增收致富的新希望。

  “这片马铃薯亩产近4千斤,以每斤5角计算,一亩产值差不多2000元,除去成本,一亩能让农户增收1500元,其中包括51户贫困户。”新合村村支书郭忠友对记者说,在鸡场乡产业平台公司的政策帮扶下,村农户种马铃薯基本没有负担,因为有乡政府产业平台公司预先提供种子、肥料,待产出后平台公司也只收回成本,同时保底回收马铃薯。“不只是马铃薯,辣椒、生姜种植也是如此,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农户的产业发展和积极性,特别是贫困户,大家都想通过发展尽快摘掉贫困的帽子。”郭忠友说。

  除了种植产业,新合村还有另一项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更为紧密的产业——养殖。

  在新合村的育肥肉牛养殖基地。工人们正在建设另一个牛棚,旁边去年建成的牛棚里,饲养员忙着给50头膘肥身健的肉牛添加草料。离牛棚不远处,是一个饲料仓库,里面堆放着去年秋收时就储备的300立方米玉米秆、稻草、青草混合料。

  该村第一书记、安顺一中教师娄凯告诉记者,这个养牛基地利益联结121户贫困户419人,50%的利润由贫困户享受,预计能帮助每户贫困户增收1500元。如果项目实施效果好,基地还将扩建二期工程,再增加4至5个牛棚,让贫困户有更多的收入。

  同时,鸡场乡政府产业平台公司已准备垫资购买156头肉牛,分发给新合村53户贫困户饲养,每户2至3头。娄凯盘算道:“我们正在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领养方式参与肉牛养殖,那样,贫困户就能有90%的利润。一头牛成本4000元,卖出价8000元,一头牛至少能帮助一户贫困户增收2700元。”

  养鸡,又是新合村的一大扶贫产业。娄凯说,村里养殖的林下土鸡年前已全部售出,新的鸡苗已经订购。村里养殖的蛋鸡也在持续产生扶贫效应。“养鸡产业实行三年一次性分红,每户贫困户获得分红1200元。”

  在大力抓好产业扶贫的同时,为了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新合村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组还抓住鸡场乡党委政府“惠农贷款、精准扶贫”政策机遇,鼓励村里13户贫困户贷款入股到乡政府产业平台公司,每户入股10万元,时间3年,每年获股金分红6000元。

  “扶贫产业多了,增收路子宽了,新合村发展面貌一年一个样,村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富裕。2017年,全村97户365人实现了脱贫,人均收入达7800元。今年,村里的产业面积成倍扩大,产业扶贫活力更强,除24户54人继续通过政策兜底实现脱贫外,全村贫困户整体脱贫没问题。”娄凯信心满满地说。(安顺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吴学思)

责任编辑:陈亮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