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土、施肥、播种、搭圈……开春以来,在关岭自治县岗乌镇丙坝村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村民、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四处呈现出一派春耕繁忙的景象,一场产业脱贫攻坚战正如火如荼开展。
位于岗乌镇西北部的丙坝村,是关岭地理位置最偏远的行政村之一,全村共605户325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17户963人,属于二类贫困村。以前,丙坝村“两委”班子青黄不接,干部工作效率低下,脱贫攻坚工作推进缓慢。
为有效治理基层党组织的不担当、不作为,增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今年初,岗乌镇党委进一步细化完善村干部考核奖惩机制,有效激发了以丙坝村“两委”干部为代表的村一级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
“奖惩机制的建立,让我们意识到如果再不转变观念,几个干部被处罚是次要,误了村里的发展,我们几个就成了千古罪人了。”村支书明承怀说。
丙坝村“两委”干部深刻反思,第一时间召集党员和村民代表召开检讨大会,村干部、驻村工作组、专职副主任各自反省自身的不足并制定整改举措。
“没有担当精神,深怕产业亏损连累自己”,这是村支书明承怀对自己的检讨。
“没有干事的激情,就想混混日子算了”,这是村主任高胜龙对自己的评价。
“班子团结意识不强,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这是村班子整改前的真实写照。
找准“病因”后,丙坝村立即制定整改措施,一方面,积极动员致富带头人何仕贤,将其发展成村干部,充实干部队伍;另一方面,进一步明确分工,建强责任,切实将作风建设“打在人上,落在事上”,把摘掉“贫困帽”作为全村的奋斗目标。
为激发群众自我管理的内生动力、鼓励群众积极发展生产,丙坝村结合村情民意,从村规民约、红黑榜等村民自治条例的制定,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均通过组织召开群众会讨论、公开公示等方式,积极为群众“搭建舞台”征求意见,“提供看台”接受监督。随着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得到保障,村里的矛盾纠纷不断减少,拥护政策、响应号召的村民持续增加。
今年开春以来,丙坝村形成了以精品水果脐橙为特色产业,折耳根、生姜、皇竹草、生猪养殖、水产养殖等多种产业融合发展的目标。现已流转土地1000余亩,脐橙种植面积将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大到500亩,目前正组织群众实施栽种,同时,其余各项产业也稳步推进。(何淼 安顺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