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全产业链”发展之路——安顺御茶村茶业的有益探索

2018-04-18 08:39:40    来源:   安顺新闻网      

茶产业利益联结贫困户.JPG

茶产业利益联结贫困户

茶场内建成的生态旅游观光步道.JPG

茶场内建成的生态旅游观光步道

  一片茶叶能做成多大的产业?作为一家集茶苗繁育、茶树种植、茶叶加工销售、茶文化推介于一体的外向型企业,安顺御茶村茶业公司如何在这方面下足“本钱”、做足“功课”,使其“全产业链”发展实践取得成效?日前,记者带着疑问到该公司位于西秀区鸡场乡的茶叶生产基地进行了探访。

  安顺御茶村茶业公司于2007年依托原安顺茶叶果树场(安顺市出口茶示范地基)而成立。在该公司总经理邵亦俊看来,要把茶产业做成“全产业链”,就要走“做好明前茶、名优茶,扶持夏秋茶”的产业发展之路。

  “1亩茶叶只能加工3到5斤名优茶,但却可以加工400到500斤夏秋茶。春茶仅仅占产量的40%,夏秋茶却占到60%。”邵亦俊介绍道,其公司成立之初,就以实施“安顺市茶叶种植基地建设及系列产品加工高技术茶业产业化示范工程”为契机,紧紧抓住国际市场欢迎大宗商品茶这一商机,引进当时贵州唯一的蒸青茶生产线,承包经营安顺茶叶果树场的夏秋茶生产,全面开发、利用茶场长期以来被浪费在茶树上的夏、秋茶叶资源,生产销售了第一批夏秋茶(片茶、袋泡茶)。之后一直致力于完成夏秋茶产品的技术开发。

打造茶苗繁育基地,优化茶叶种植品种.JPG

打造茶苗繁育基地,优化茶叶种植品种

千亩生态有机茶园成为大众婚纱摄影基地.JPG

千亩生态有机茶园成为大众婚纱摄影基地

  2012年,按照市农委盘活国有资产的安排,该公司全面整体托管安顺茶叶果树场,茶叶生产经营业务首次涵盖明前茶、名优茶和夏秋茶。而在茶产业“全产业链”发展中,该公司一直在思考如何调优产业结构、升级装备能力、提高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在邵亦俊看来,作为做外销的企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必须接轨国际市场,但要赢得国际市场、做大发达国家市场,就必须实现有机茶转换认证。

  “有机转换过程是艰辛的,需要较长的时间来恢复生态平衡,并对农业‘投入品’进行严格管控。这个过程我们用了2年。”邵亦俊说,其公司一直坚持有机管理,以生态茶园系统为依托,以现代绿色食品生产科技为保障,相继通过QS、ISO9001-2000、ISO14000、HACCP等相关体系认证,更重要的是通过了有机茶转换认证。

  就在2012年,该公司还获得了出口茶生产企业和出口茶种植基地认证,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可追溯性质量管理体系,实现从茶园管理、鲜叶生产、运输、加工、库房管理到出货记录等一系列环节的可追溯,使产品品质得以确保。这得益于该公司同年在全省率先建成的茶叶拼配工厂,拼配生产线的投用,不仅提高了产能、降低了成本,最重要的是能确保每一等级、每一批次的出口茶品质一样,真正形成统一等级、统一品质、统一风味的茶叶产品。

鲜嫩茶青进入摊凉生产阶段.JPG

鲜嫩茶青进入摊凉生产阶段

引自日本的茶叶生产线可日产茶叶20吨.JPG

引自日本的茶叶生产线可日产茶叶20吨

准备出口的茶末产品堆满厂库.JPG

准备出口的茶末产品堆满厂库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目前该公司有生态有机茶园1000余亩,逐步建成含毛峰、龙井、高绿、蒸青茶等茶叶加工在内的七条生产线。公司产品以“瀑布牌”系列茶为主,年产瀑布毛峰、高绿等名优茶1.5万斤,主销北京、上海、山东、江浙等省外市场;蒸青绿片茶年产300吨,全部销往国外。

  随着装备的升级和产能的提高,及“全产业链”框架基本形成,“不浪费每一粒茶青”已成为其企业的发展宗旨。因此,该公司还不断拓展市场空间,将有机茶园转变为茶饮品、茶食品等产品生产的原料供应基地。

  要做大有机茶市场,茶企抱团发展是关键。2017年9月,在安顺御茶村茶业公司团结带动下,30多家安顺茶企抱团成了安顺大水桥有机茶集团有限公司,以期整合各家茶企生产资源,按照有机和欧盟标准进行茶叶生产,扩大茶叶产品出口量。

  农业产业升级发展,要提质量,更要增效益。对于御茶村茶业来说,在生态茶园系统管理方面,正在朝着省级出口茶示范基地迈进。并将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为抓手,走“茶旅结合”现代化高效生态茶茶产业发展之路。依托茶叶基地内茶园、果园、药材园、森林、水库等资源,在旅游观光、生态康养、茶叶种植加工、采茶制茶体验、茶文化体验等方面实现融合发展,并通过有效利益联结、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等助力区域内贫困户增收致富。(安顺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吴学思)

责任编辑:陈亮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