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最后一处崖壁的凿通,一条长6公里长的出山路全线贯通,一个偏僻山村几代人的愿望予以实现。
紫云自治县宗地大地坝村打郎组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山高路远出山难,该组大山环绕,出山得翻越重重大岩山。自去年5月中旬开工建设这条通组路以来,两台挖机碎石凿岩,经过9个月的艰苦作业,打通了大地坝村委会至打郎组的通组路毛坯路面。
4月19日,阳光普照着麻山大地,宗地镇大地坝村打郎组在建通组路上,几位村民抬来一坛自酿土酒,守候在离挖机施工处30米的山丫处,目光瞄向正在碎石凿岩的挖机,一阵轰隆声后,在大山中蜿蜒盘旋的通组路全线凿通。面对沾满灰尘的挖机师傅和手拿铁锹大锤的施工人员,几位苗族妇女为他们端来土酒,以表谢意。
年过7旬的打郎组村民梁小弟带着6岁的孙子,站在山丫口的处石包上,用手指着远山说,不远处那座山的脚下就是大地坝村委会,看似很近,但要沿岩山小路爬坡下坎行走1个多小时才到。
负责建设打郎组通组毛坯路的负责人何兴国,提起承包这条通组路建设工程的事儿直摇头:“这个工程亏大了,6公里的路面,两台挖机以碎石凿路施工,整整干了9个月;其间,挖机坏了10多次,挖机发动机报废一台,挖机维修费和零配件更换等费用就花去了6万余元。”
“在岩山上凿路,险情较多,难度大;岩崖高的地方,一台挖机一天能凿3米路,下雨天山上较滑,不能作业。”何兴国说,建设打郎组这条毛坯路虽然没钱赚;但打通了打郎组村民的出山路,虽亏亦荣。
“路通了,我们去宗地镇上办事、买卖东西就方便了。”打郎组村民杨良宝说,路通后,骑车去宗地镇上只需1个小时。
“大地坝村打郎组地处偏僻,出山只得步行。”打郎组村民梁三妹说,步行去黔南州罗甸县木引镇赶集需步行2.5小时,步行去大营镇赶集需要步行3.5小时,步行去宗地镇上赶集需要4个多小时。
“建一条出山公路,是我们打朗组村民几代人的愿望。”杨良宝说,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们的父辈就曾尝试过用钢钎、大锤开凿出山路,但因为岩山凿路难度大,开工过后,施工几天就停下了;20世纪初期,他们曾想通过爆破方式开山凿路,后考虑到爆破会影响生态环境,滚落的大量十块会损坏山脚的庄稼地等因素,建设出山路的时期只得暂停;这次使用挖机碎石凿路的方法,减少了施工带来的生态影响,以及大量岩石滚落损坏土地的现象。
出山难,买办生产用品、生活用不便,卖农产品难,让打郎组村民只能吃苦受穷。
“卖头猪,要请人抬出山;抬一头猪到集镇上,需要开销几百元钱。”杨良宝说,喂养易,卖出难,除了花销没钱赚,自然就不多养牲畜了。
改革开放以来,打郎组的村民,年轻的都外出务工,在家的多为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务工经济成为主要经济来源。
“毛坯路凿通了,硬化路面就不是难事了。”大地坝村主任韦国勇说,接下来,他们将抓紧时间将通往打郎组的通路组硬化,让打郎组村民早日告别人挑马驮,步行赶集出行的日子。
路通后,杨良宝有了新的想法,准备建一个小型养猪场,利用仅有的土地种植中药材等经济效益较好的产业。
与杨良宝一样,打郎组村民见路通了纷纷有了发展效益较好的畜牧业和种植业等的想法,并准备采购原材料将房屋改造一下。